Margo Hsu
碩士學歷 :
ESADE Business & Law School, Ramon Llull University – MSc.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 Erasmus University – MSc.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 *CEMS program
荷蘭鹿特丹管理學院 國際企業管理碩士
大學學歷 :
政治大學 歐洲語文學系 (西班牙語)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 Marketing & Communication (exchange program)
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 交換學生
目前職務 :
Monitor Deloitte – Strategy Consultant (Amsterdam, Netherlands)
過往經歷 :
Google – EMEA Marketing Intern (Madrid, Spain)
ABB – IBP Consultant (Rotterdam, Netherlands)
Mondelez International – Product Category Marketing Intern (Taiwan)
本篇專訪為訪談下半集,Margo 留學後的職涯發展歷程,若想要觀看 Margo 的西班牙、荷蘭留學經驗 :
我與西班牙的緣分,從歐語系交換學生到勇闖科技巨頭 | ESADE CEMS
留學後,回到台灣的職涯發展分享
無緣歐洲 : 突如其來的影響帶來無法控制的變因
坦白說一開始也曾經無法接收眼前事實,因為在疫情大流行以前包含與就讀 ESADE 時實習的 Google ,或是額外投遞履歷的管理顧問公司、 Facebook (2021 已更名 Meta) 面試流程都已經進入最後幾關,如何能料到因為疫情帶來的市場恐慌及不確定因素讓企業們紛紛凍結或刪減人事成本。
不過我並沒有在收到拒絕通知的第一時間投降放棄,而是給自己擬定一個最後時間 (例如 3-6 個月),如果暫時無法找到歐洲的全職工作機會還是必須開始規劃台灣的短期職涯,因為我認為只要有足夠的內在動機驅使與持續精進自己的計劃,外部因素對於中長期的影響程度回逐漸下降,總有一天必定能夠回到心目中的歐洲職場。
職涯前期 : 擬定作戰目標的重要性與熱忱維持
雖然尚不清楚能藉由什麼產業或公司作為回到歐洲職場的鑰匙,但我自己的設想是,求職時公司品牌知名度及職務內容的可轉換程度 (讓我能夠將台灣經驗轉移回歐洲職場),可能會比工作本身的趣味性跟自我實現來得更重要。
呼應上面所提到的部分,所以即使當時許多 AI, Data 相關的新創公司都有釋出工作內容看起來更有趣的職缺,面對的挑戰可能也更接近個人喜愛的 High Tech & Innovation 領域與特質,但是我認為還是要去回歸事情的本質與釐清目標,到底當下求職的目的以及最終目標是什麼? 最後才會選擇進入組織發展相對平穩的華碩 (ASUS),期望自己可以利用 3-5 年的時間找到返回歐洲的突破口,並且讓自己具備足夠爭取到機會的競爭力。
華碩 (ASUS) 職涯 : 探索自我、磨練實力
對於具備基礎能力並想要持續精進實力的同學,我認為華碩提供給職場新鮮人們優質的發展舞台,非常慶幸自己可以在 ASUS 擔任 Market Development Manager ,職責顧名思義就是協助品牌深耕國際市場為主要方向,不過由於華碩已經是全球知名的大品牌,因此重點並不是在開發新市場而是提升各國市場的品牌價值。
將 Market Development Manager 的工作精華濃縮的話,就是不斷整合各國分公司既有的人力、通路、客群、品牌進行優化,目標是擴大市場占有率並同時創造新的價值提升客單價。我從原本負責 UKI & Nordics (英國、愛爾蘭、北歐) 到後來多增加了 West Europe (荷比盧、瑞士),讓我即使人在台灣也能每天增加對歐洲市場的熟悉程度以及解讀數據的理解力。
華碩 (ASUS) 職涯 : 發展顧問職涯的起源
在華碩擔任 Market Development Manager 期間,每天都需要不斷擔任台灣總部、歐洲各國分公司之間的橋樑,將品牌能夠運用的所有資源分配到各國市場並加以追蹤、整合,為華碩成千上萬的產品進行競品分析、定價策略等一連串推廣流程。
入職大約半年,經過處理資訊、數據並加以整合的大量訓練,部門主管也對我委以重任指派更多關於分析相關 (Monthly Report) 的工作內容,不論是針對產品、競品、市場等各種面向能直接向 Director 報告,簡報內容也被使用在與 VP 們的高層會議上。不論是對於能力提升的實質感受或是專案完成的成就感,讓我逐漸喜歡上像這樣子針對一個主題找問題找答案 的Consulting Work ,對於返回歐洲的計畫也開始出現頭緒。
鎖定往管理顧問業的目標後,我開始向主管爭取更多磨練專案能力的機會,一年後我的 Excel Skills 完全脫胎換骨,對於我後續前進荷蘭管顧公司也都能完全轉移運用,同時下班、週末時間則不停練 Case 、留意職缺,準備履歷面試,Cold Call and Network。相當感謝主管們的知遇之恩,願意在我實踐目標的路上給予支持,也受益於一年間我在 ASUS 累積大量的專案實戰經驗,幫助我在入職 Monitor Deloitte未滿一年就有希望挑戰升遷的機會。
重回歐洲職場,荷蘭職場經驗分享
收斂目標 : 檢討過往失利原因,最大化自己的錄取機會
檢討第一次歐洲求職的失敗經驗,「過於發散」是我總結其中一個很大的失誤,當時一心想從事 high tech 的我基本上把所有一線的科技、網路公司都投過一遍,即使有針對不同的職缺稍微客製化履歷,但付出的心力、時間根本達不到平均標準。外國人想要取得歐洲工簽證本來就困難,再加上疫情的侵襲才導致求職過程在2020不如意收場。
第二次的歐洲求職捲土重來,我在開始投履歷之前已經練習完成超過 60 個 Case,每一個個案的練習都是請求已經在管顧業工作的同學們一同協助、指導,也和管顧業的前輩們請教各間公司在歐洲各個地區給予簽證的狀況,正式投遞履歷之前結合可掌握的資訊收斂範圍。
上次經歷過 FAANG 等級 Google、Facebook 業界數一數二困難的面試經驗,讓我清楚進行一間公司的面試準備都需要消耗大量時間,為了最大化自己的錄取機率將 MBB 及其他不可控因素較大的職缺移出清單,主要是避免蠟燭兩頭燒的情況,將精力放在最有機會錄取的公司面試及前置準備上面。在考慮錄取機會,我的考量包含工作經驗、學業背景與工作市場、職缺所需條件,人脈做最大優化。
最後很幸運成功獲得 Monitor Deloitte Amsterdam 以及 Accenture Dubai 發出的 offer,雖然知道 Accenture Dubai 能給予優渥的薪資待遇,甚至杜拜本身還享有免稅的優勢,不過回想一切的出發點還是希望能夠回到當時讓我失足卻仍然最喜愛的歐洲職場,接受 offer 前往阿姆斯特丹。
Monitor Deloitte : 公司及企業文化介紹
對於臺灣或身在亞洲的同學來說,相較於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本身的知名度,大家對 Monitor Deloitte 這個品牌可能比較沒有印象。Monitor Deloitte 是 Deloitte Consulting 底下的策略顧問品牌,Deloitte Consulting 同樣是世界上最大的管理顧務公司 (Ranked by Revenue),顧問的內容從策略設計到 Implementation 都有。Monitor Deloitte 基本上跟 MBB 等其他知名管理顧問公司一樣都是主要負責客戶公司 Strategy 相關的工作,服務的客戶多是世界知名 Multinationals (跨國公司),客戶來源平常也都是跟 MBB 一起標案競爭,只是額外能運用 Deloitte 長年在其他領域的顧問專業、財務、法律領域累積的資源與經驗提供更多的配套服務,所以大家熟知的世界知名品牌同樣也都會是我們的客戶。
相信各個國家、各個城市 (Member Firm) 的 Monitor Deloitte 根據當地風氣、團隊組成都會發展出略為不同的企業文化跟氛圍,我自己的解讀會用 Agile (敏捷) 來形容所看見的工作樣態。基於 Scrum Master 的工作方法,讓在每一個客戶專案的決策到執行的週期都變得非常短,精簡過往大型企業在核可或是推動一個Initiative從下到上繁複的批准、反覆溝通程序,相較於以往在 Google 或 ASUS 都可以體驗到截然不同的挑戰性。
當然荷蘭辦公室 Flat Organization (扁平化組織) 的團隊特性也是能夠推動 Scrum Master 工作方法的主要原因,即使今天是加入公司不到一個月的新員工,你也可以在會議上針對策略或執行方法提出任何有依據的建議。
Monitor Deloitte : Strategy Consultant 工作內容介紹
開頭必須先說,這份 Consultant 的工作真的太有玩、太有挑戰性,相較於過往的幾份實習、正職工作,管理顧問產業所具備的 Diversity (多元性)、Versatility (多功能性) 都是絕無僅有。
我覺得其實 Cousulting firm 的組織很像是一支球隊,Staffing Manager 像是總管負責控制預算與人力需求,掌握接到哪一間新公司專案、可分配的預算有多少、需要分派幾個不同職等的同事參與專案;Manager 則像是球隊教練,在根據判斷從各部門挑選有相關產業背景、經驗、技能的顧問加入專案團隊;最後顧問的角色就是球員,應對不同產業的客戶特性及需求去執行被分派到的專案,以上是針對外部客戶的工作項目。平時沒有參與專案的期間,我們也會負責進行各產業、各國的相關研究報告,如果有印象的話不時可以在網路或新聞上看到由管理顧問或事務所發布的全球產業調查報告。
作為顧問,平均每兩、三個月都可以接觸到新的公司客戶、新的產業,源源不絕的新知學習與挑戰是我相當喜愛的工作步調。另外公司設計的 Coach 制度也讓我相當感激,對於特定的產業或公司有意願參與或精進,只要提出想法 Coach 有機會就會創造讓我們練習跟累積經驗的機會。
最後還是希望以自己的經驗勉勵大家,單看過程可能會認為我額外花費一年多的時間才回到歐洲職場。姑且不論是源自於準備不足或是疫情影響的外在環境,回台後的職場經驗累積卻讓我在短時間內收穫更多技能、知識成為一名即戰力。從結果面來看,返回荷蘭之後我僅用一年時間獲得升遷,成為整間公司從 Analyst 升至 Consultant 用時最短的員工之一,再次呼應主題「一次失足不是終點」。
對於 Margo 的留學歷程、職涯有希望進一步與她討論的同學,歡迎透過以下聯繫方式跟她打招呼,請一定要注意禮貌,該完成的事前功課不要馬虎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