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訪留學人物訪談專欄碩士專訪美國美國

淡江 & Temple U 雙聯學位 DBMD | 發現大學資源,實現留學夢想

美國天普大學 雙聯學碩士 (DBMD) 計畫 MSc.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rley Tseng


碩士學歷 : 

Temple University – MSc.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美國天普大學 雙聯學碩士 (DBMD) 計畫 – 資訊科學與技術碩士

學士學歷 :

淡江大學 資訊創新與科技學系 (軟體工程全英語組) *現併入淡江本部 資工系全英文學士班

目前職務 :

Accenture – Program and Project Management Specialist (Beijing)

過往經歷 :

北京外商 – Business Data Analyst

校系選擇 : 淡江大學 資訊創新與科技學系

跟多數的高中生一樣,升學時對於未來目標、大學各科系發展其實不太清楚,開始從有限的資訊去拼湊出適合自己的領域,例如 : 更擅長於二類組的學科、從小對於電腦方面也算有興趣等,結合上近一年的模擬考成績,原先把離家近的中原大學資工系作為首選。

除了離家近不用租屋的好處外,升高三的暑假參加中原大學舉辦的校系博覽會,發現像是海外交換學生、全英學程等資源都相當吸引我。不過事與願違,學測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準,不過申請還是以北部的資工相關科系作為目標,最後北上就讀淡江大學資訊創新與科技學系 (軟體工程全英語組)。

淡江大學 資工系 : 大學的學習經歷與挫折

為了避免混淆,先跟大家簡介一下背景,當時我最後錄取的是淡江大學國際學院下的資訊創新與科技學系,這個科系的特色其實就跟目前的資工系全英文學士班相同,除了更國際化的學生組成及英語學習環境外,畢業要求中也有出國留學一年的規定。不過畢業不久,國際校區底下的各科系就併入淡江本部的相關科系中。

很幸運的,雖然淡江大學並不是原先的理想選擇,不過開始學習 Coding 的生活確實如魚得水,由於課程設計都是針對產業上的實務問題及應備技術,所以在淡江的三年學涯中也沒有遇到太多挫折或迷惘,唯一的煩惱可能是由於功課量不輕,寫程式又是非常燒腦的活動,當時年紀輕輕每天頭髮卻掉不少。

海外交流 : Temple University 交換學生

升上大三時,如同前面提及的修業規定,每個國際學院學生都必須出國交流一年,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採取交換學生的申請,我也與好友相約,決定去探索一直以來都很好奇的美國,畢竟過往看過的軟體創業傳奇故事都來自於這個國度,於是挑選位於東岸的天普大學作為大三海外留學的目的地。

因為大一、大二都很認真的修學分,讓我出國的一年其實沒有學分轉換的壓力,可以選修自己有興趣的課程,更多的是希望把握機會跟當地的同學交流,剩餘的時間也把東岸、西岸的重點城市都走上一遍,感受各式不同的人情和環境。

天普大學交換 : IELP 密集英語進修學程

因為沒有學分轉換的迫切需求,因此來到天普大學的一年我選擇報名校內的 IELP (Intensive English Language Program),簡單來說就是每週五天的密集式英語訓練課程,可以理解成天普大學經營的語言學校。

其實台灣的學生普遍上都是從小學開始接觸英語課程,一路到大學也算是學習英文超過 10 年。過去還沒出國無論是英檢、多益,到大學就讀全英學程都讓我感覺自己在同儕間的英文能力不錯。沒想到光是落地紐約機場,向工作人員詢問接駁巴士的位置都無法順利進行,才讓我徹底意識到考試跟實際應用完全是兩回事。

因此來到天普大學的一年 IELP 對我的幫助非常明顯,由於會根據入學測驗的結果分班,不用擔心會浪費時間從頭學起,同時課程涵蓋聽、說、讀、寫,每週還有一天的文化課會造訪費城的各大文藝景點,不得不說用全英文環境學習英文的成效確實非常好。由於 IELP 並沒有限制是天普大學學生才能就讀,班上有機會跟來到美國讀語言、工作、打工度假等不同背景的同學互相交流,如果同樣是沒有學分壓力的同學,想精進語言能力、體驗美式文化都是一個很合適的選擇。

天普大學大門口以及 O’Connor Plaza 的校園吉祥物-貓頭鷹 (Owl)

出國留學的契機 : 天普大學 DBMD 雙聯學碩士

國際學院位於蘭陽校區 (礁溪),宜蘭當地的實習機會並不比台北、高雄等都市,所以大四回到淡江後,我選擇在校內 International Office 實習,主要工作是支援辦公室的各項業務,時不時也需要協助接待到校參訪的姊妹校貴賓。

當時正好接待 Temple University Global Program 的主管來到台灣拜訪淡江大學,過去到訪天普大學交換的我也責無旁貸的陪同分享自己在美國的學習經驗。當天辦公室正好要宣傳新簽約的 DBMD 3+2 的學程 (學碩士),坐在台下的心情真的像是洗三溫暖,一方面很為校內的學弟妹開心,今後有能夠取得雙聯學位的機會;同時,另一方面也覺得很可惜,因為自己已經大四錯過申請的時機,如果 Program 能在更早推出一些,我只要再費城多待一年就能連同碩士學位一同取得。

講座結束後,我還是決定鼓起勇氣為自己爭取,向主管詢問自己是否有申請 DBMD 的可能性。雖然無法透過 3+2 的管道節省一年時間,不過一來可以增加錄取的機率 (DBMD 僅需與合作學校的申請者們相互競爭),二來 DBMD 有釋出許多校友相關福利及獎學金。好在後續收到正向的回覆,只要還是簽約學校在讀學生就保有申請學聯學位的資格。

Why Temple : 美國碩士選校考量

同時準備 Temple DBMD 的申請過程中,我也參加過好幾場台北舉辦的國際留學展,從與招生官、校友的交流去瞭解每間學校的特長與申請狀況。多蒐集資訊後評估自己的現況,由於當時已經 11-12 月,即使不考慮準備留學考試 (TOFEL, GRE) 的前提下,基本上也趕不上當年度的美國碩士申請。

回到現實層面,美國目前叫得出名的大學,Computer Science 及 Information Systems 相關科系大部分都有 TOFEL, GRE 的成績限制,而且錄取分數要求普遍不低,保守估計畢業後可能還需要花上 1-2 年才能出國留學。雖然透過 DBMD 申請的競爭同樣很激烈,不過至少免去考 GRE 的煩惱,可以全心準備 TOFEL 及申請資料即可。

由於對自己申請上 Temple DBMD 也沒有很大的把握,所以我當時的想法是先從英文檢定、申請資料等所有學校都會用上的部分開始準備,趁還有淡江在學身分時增加一個機會。如果真的不幸沒有錄取,畢業後可以邊工作、邊準備 GRE 考試再評估後續的申請。結果出乎意料的順利,還沒開始準備其他學校前就收到來自 Temple MSc in Computer Science 的 offer,也代表畢業後就能繼續銜接碩士學程,讓我終於放下半年來心中的大石。

另外,補充個人的經驗分享,觀察到身邊很多朋友出國讀碩士時都是第一次踏上美國的土地,而兩年起跳的異鄉生活真的是不小的挑戰,尤其是前往一個跟台灣截然不同的國度。即使先前已經在美國生活一年,也走過東西岸不少城市,不過我深知生活跟旅遊完全不是一回事,尤其讀碩士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因此選擇一座能讓我安心專注於課業的城市很重要,也是為何很希望能直接錄取 DBMD 留在費城的最大因素。

包含天氣、治安、飲食等生活面向,到課程設計、學生組成、校園環境,如果有計畫要出國留學的學弟妹們,可以把握畢業前的時間,不管是透過交換學生或學校自辦的暑期營隊等管道,提前到心儀的學校去實際生活一段時間感受氛圍。

天普大學的標誌性鐘樓 Bell Tower 及廣場 Lenfest Circle / 賓州費城的天際線

DBMD Program : 特色介紹

除了上述吸引我的原因外,Temple DBMD 有幾項相當吸引我的優勢,第一是能申請最高 20% 學費減免的獎學金 (視學期成績表現);第二是 ISA (International Student Affairs) 非常重視 DBMD 學生們的 Internship & Career Support,因此課程都是安排在平日傍晚、晚上及偶爾假日時上課,讓學生可以一到美國就爭取校外實習的機會。

對於像我一樣經濟不闊綽的學生而言,以上兩點真的可以大大減輕在開銷上的龐大壓力。

美國天普大學 : Computer Science 與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的定位差異

如果有仔細閱讀文章應該會發現一個差異,其實我當初透過 DBMD 申請的專業是 Computer Science,也是我從大學對程式語言產生興趣後一直想攻讀的領域。實際課程開始後,發現儘管與過去就讀的 Innovatio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同屬 Coding 比重較多的專業,不過兩者側重的技能與學術知識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加上 Computer Science 幾乎每堂課都必須繳交作業,同時又是講求單兵作戰的形式,於是僅僅不到一個月就能發現我與班上同學之間程度被拉開。

由於白天還有 Part-Time 工作的緣故,經常只能犧牲睡眠時間來追趕進度,即使上課、工作時間以外的課餘時間、假日都用來讀書,似乎還是沒有收到太好的呈現,為了顧及更好的學習品質,權衡之下決定放棄 Computer Science,與校方協調轉系到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不過我至今仍慶幸有做出轉變。

用我自己的經驗跟想轉進 Computer Science 的同學分享一下兩者的不同,包含當時的課程內容與過去工作幾年的觀察。首先,Computer Science 所需具備的技能更多的是 Data Model, Cloud Computing, Machine Learning 這類科技發展的核心技術,白話文可以說是開發出基礎工具的角色;而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更多是在「理解」以上技術的前提下,額外新增包含 Project / Program Management, UI & UX, Data Analytics 等跨領域技能,將工具有效應用或改良應用於商業層面的定位。

天普大學相當重視永續發展,校園內可見非常多的綠建築,如 :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Temple University :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最有幫助的課程

前面之所以會說很慶幸自己做出轉變,主要是因為轉系到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後,課程中的許多內容真的都在我後來的工作上實際應用,代表 Temple University 為了符合產業趨勢在課程設計上真的煞費苦心。舉例來說 : Program and Project Management 這門課當時就教會我們,最為一名專案 / 產品經理,如何承擔在開發一款 App 的過程當中順利的溝通各部門的角色,包含具體如何換位思考去觀察使用者、工程師、設計師甚至管理層們的實際需求。進入職場時,我面對的主要工作雖然不是網站或 App,不過即使是面對企業客戶同樣可以套用課堂上掌握的大多數技巧與案例,讓初出茅廬時不會毫無頭緒。

另外,必須讚賞且感謝 DBMD 的其中一點,即使第二學期已經轉系,同樣可以用選修的方式到 Computer Science 進修有興趣或認為自己需要的課程,我就在兩年期間加強自己 Database 相關的技能。不得不說,從必修變成選修的過程,確實讓我減輕非常多的壓力,用此方式學習我當時很想要就讀的 Computer Science 也讓學習效果改善不少。

Temple DBMD : 課程外的生活分享

作為 DBMD 的學生,抵達美國後最大的好處莫過於溫暖的社群,辦公室基本上每個月都會為 DBMD Program 底下的學生舉辦活動,讓彼此之間可以交流資訊、互相認識。包含像是看球賽、當地節慶活動、美術館、登山露營、烤肉等,其實以上各式活動如果學生要自己參與都要增加許多開銷,因此 Program Office 主動去組織這些國際生很熱衷參與的活動並補貼預算真的非常貼心。

觀看天普大學美式足球校隊比賽 / 在學期間非常照顧我的國際處主管、同事們

而我自己因為實習的地點就是天普大學的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國際處),也是因為參與 DBMD 活動上與主管交流的過程中喜獲一份實習工作。因此,雖然很多時候都是以實習生的身份一同參與協助活動進行,沒有辦法全心的投入交流,不過另一方面也接觸到許多難得的工作經驗與體驗,例如以工作人員身分支援費城本地的 NBA 球隊 76ers 與 China Town (費城中國城) 的聯名活動等。

國際辦公室的主管、同仁們也都非常照顧我,因為像國際生有簽證規定的工作時數限制 (每週 20 小時),不過由於時常需要支援 DBMD 或國際生活動時可以技巧性地作為參與者給予津貼,因此在校期間幾乎實習都可以拿到換算 40 小時的基本時薪。加上 DBMD 20% 學費減免獎學金,確實讓我在讀期間幾乎不用擔心生活開銷的壓力,算是度過既快樂又充實的美國碩士生活。

國際處出動支援費城本地 NBA 球隊 76ers 與 China Town (費城中國城) 的聯名活動

美國碩士 : 費城的生活體驗

大三交換學生來到美國生活的一整年,幾乎大部分的時間都可以真正放鬆的旅遊,也很滿足把東、西岸想造訪的景點都蒐集完成。然而,第二次再選擇回到天普大學就很認份於自己碩士學生的身分,也沒有太大的玩心,基本上 90% 的時間都用在上課與實習,希望無愧於 DBMD 提供給我的機會。

剩餘的時間,我當時設下的目標就是吃遍費城市內的所有咖啡廳,因為「吃」確實是我格外喜歡的嗜好,只要下班時間、週末可以找一家推薦名單,坐上一小時好好放鬆休息就很讓人開心。另外,也會與 DBMD 的其他同學相約某人的家中煮飯,多人聚在一起就可以吃的比較豐盛、營養,同時分享彼此在課業、生活上的挑戰與趣事,也是在學期間很令人享受的消遣。

探索在美食以外,與同事、同學在假日一同烹飪也是我非常享受的休閒

畢業前夕,對於當時的所有美國留學生都迎來最負面的消息,Covid-19 爆發導致所有企業的招聘流程停擺、人事預算凍結,投出去的履歷、原先收到的面試不是無聲卡就是通知取消。

無法預測的變數並沒有讓我消極太久,加上獨自在異鄉面對每天高速新增的確診新聞,讓我決定暫時先回國休息在做下一步打算。好在 DBMD 的大陸同學們跟我分享當地的就業狀況,求職市場似乎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有許多外商有機會持續保留使用英文的職場環境,於是便正式開啟我的北京職涯。

北京職涯發展 : Accenture 企業文化

來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原先是另一家外商公司擔任 Business Data Analyst,工作模式也如同同學們的介紹,步調非常快速、競爭非常激烈,不過好在有前面三年的美國生活經驗,讓我在適應新環境上沒有太大的困難。不過由於第一間公司在北京成立的時間短,相關的培訓制度及企業文化都讓我擔心自己在職涯初期的成長曲線,於是一年後就決定轉換工作。

加入 Accenture 後,發現完全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職場,完善的制度及國際化的工作環境,不愧是在中國市場深耕已久的企業。我入職以來所觀察到的企業文化,包含落實在日常工作中的 work and life balance 以及扁平化的團隊溝通,可以觀察到每位團隊成員都能很專注在自己的專業上。無須頻繁的加班,下班時間公司為員工籌組各式各樣的社團,包含運動、藝術、烹飪、音樂等,離開辦公室就能真的享受自己的興趣。

Accenture : 項目及專案經理工作經驗分享

如同大家所知,Accenture 是一家管理諮詢、資訊技術和業務流程外包的跨國公司。而我作為 PM 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協助企業客戶去協調溝通 Stakeholder, Business team 及 Tech team 間的解決方案,考驗的是負責團隊 co-organize 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夠觀察並分析出客戶目前存在的真實需求。

而每一個部門、每一位老闆負責的產業及客戶不太一樣,而我入職以來都是以 Life Science (醫藥相關) 的客戶為主,不定期會更換負責的客戶,不過多數會在同產業間轉換。

北京生活 : 工作以外的日常

如同前面的分享,只要選到適合自己的企業,北京的職涯並不像外界盛傳的黯淡如光。像是我們公司不但沒有強制加班的文化,甚至還會強制員工休假去放鬆身心、調整狀態。

因此我現在每週下班時間都會安排上街舞課,還有延續自己對吃的熱情,品嚐來自大江南北的各式點心,甚至也開始親自動手研究上烹飪課。此外,包含像頤和園、故宮等歷史課本中的名勝,都是偶爾可以陶冶性情的好去處;辦公區以外的胡同也都留有許多文化、生活的痕跡,我非常享受且喜歡現在充實的生活。

本訪談由 WillStudy 團隊 與 天普大學台灣辦事處 共同編輯 / 發行


延伸閱讀 : 更多 Temple University 校友的經驗分享

相信過程,台灣女孩邁進美國運動產業 | 雙聯碩士 NTU&Temple University


Bill 編-WillStudy 創辦人暨執行長
+ 更多創作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