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訪留學人物訪談專欄英國

外籍生挑戰英國 AI 新創,印尼赴臺從 0 到 1 的求學心路歷程

Giovanny Limin (林智敏)


大學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學士

國籍:

Indonesia (印尼)

實習經歷 :

臺大國際引水人計畫 — TG0 (London, UK)

大學校系選擇 : 為什麼會選擇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在印尼讀高中時,物理學算是學習上最有成就感和興趣的科目,因此選擇科系時就以課綱包含物理領域的專業為主。相較於機械、物理系的理論導向,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強調「自動化」和「產業化」的特點,對於未來職涯發展較為實際且實用。

我希望未來能將在臺灣的所學帶回印尼,然而生機系領域中的智慧農業及智慧醫療也是印尼相當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加上考量到短、中期職涯規劃,生機系也是最好的選項。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 赴臺求學的挑戰

還沒正式成為大學生,馬上就面臨當年所有學生共同的挑戰 — 新冠疫情,因為等待簽證加上抵臺隔離的因素,較原訂開學時間晚一個月才正式加入課堂。由於生機系的國際學生比例不高,班上只有我跟另一位馬來西亞同學,很擔心會因為錯過開學的活動交不到朋友,還好臺灣同學們都很友善,即使剛開始需透過遠端上課,後來還是能夠順利融入社交圈。

第二個迎接的挑戰是中文授課,從一開始整堂課只能聽懂 30%,需投入大量的課後時間來追趕進度,好在不管是課堂上的講義,還是期中、期末考幾乎是英文,因此在學習表現上都沒有因為語言而落後。後來發現生機系在軟體課程的占比很大,也因程式語言不受到語言的限制,同時在不同的產業中都能夠發揮綜效,因此開始讓我對程式編碼 (Coding) 產生興趣。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 透過在臺實習驗證學習

我自己觀察相較於臺灣本地的同學,印尼或其他國際學生直升研究所的比例不高,多數都希望能在畢業後留臺找到合適的工作,不管是提升語言能力或累積工作經驗都是國際學生們的努力目標。

升上大二後,便找到一份新創公司的 UX Intern,訓練自己在前端開發的所學,也利用機會練習職場溝通所須具備的中文。大三則因為專題加入機器人與醫療機電實驗室,開始將時間投入在研究,不過仍利用課餘時間不間斷的精進自己的程式語言技能。

校園資源探索 : 臺大國際引水人計畫

在學期間,不管是系上還是國際處都會將各種校內資源即時通知我們,像是專門提供給國際學生的臺大國際引路人計畫( International Mentorship Program) ,或是今(2023)年新推出的 臺大國際引水人計畫(Overseas Internship Program),對國際生來說都是相當難得的機會。

當時就發現能夠出國實習的公司列表當中,英國科技新創公司 TG0 提供軟體開發的職缺,正好能夠發揮過去三年累積的學習成果。送出申請後,便開始不斷練習 LeetCode 及網路上公開的軟體工程師面試題目,儘管最後沒有用到,不過還是順利通過面試。在此推薦接下來想要申請 TG0 的學弟妹們,可以多練習或累積 Microcontroller 和 ROS 的相關經驗。

海外實習 : 英國新創公司的職場氛圍

當初在申請國際引水人計畫時,從公司官網介紹就知道自己會擁有一個充實的暑假,因為在公司網站的 UI / UX 完全能看出團隊的用心,不過也提醒自己要上緊發條吸收接下來的全新知識。 剛到英國的第一天走進辦公室,同事們都很專心投入在自己的工作上,除了 HR 跟創辦人簡單交流以外,沒有人特別發現我的存在,不過我覺得這種老闆、設計師、軟硬體工程師、行銷人員聚在一起互相討論的辦公氛圍特別溫馨。辦公環境也依照功能規劃許多不同的空間,像是機械工作室、測試空間和儲藏室等;實習期間也透過和同事的互動交流中,我也學習到非常多的實用技能、專業知識,並且完全被當作團隊的一份子。

TG0 Software Development : 實習工作內容分享

TG0 是個規模超過 30 人的新創公司,與許多英國本地公司有業務往來,因此正在研發、進行中的產品及專案眾多,不過若要簡單介紹公司就是致力於 Sensing Technology 相關的設計、製造及研發,而團隊為了提供客戶們最好的解決方案,公司成員都是來自硬體及軟體專業非常頂尖的人才。

由於實習開始前,TG0 共同創辦人兼產品長 Chia Hung Lin和首席軟體工程師 Pilar Zhang Qiu 就特別和我討論在英國期待的學習目標,因此也針對我的想法於實習期間讓我嘗試不同領域的實習內容。我主要參與的專案包含 VR 控制器的韌體測試及狀況排除 ; 另外也讓我從旁加入 B2B 專案協助資料處理及分析,讓我在短時間內嘗試所有感興趣的工作內容,對於公司的管理團隊及同事都相當感謝。

同期也有另一位就讀倫敦帝國學院的實習生,公司的每一個人沒有因為我們只待三個月而輕視,反而相當重視我們在專案當中的貢獻,甚至會在會議中特別感謝實習生的付出。

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兼產品長 Chia Hung Lin,是我們在英國實習期間的導師,每兩週都會固定安排會議瞭解我們的實習狀況,包括是否有遇到問題、瓶頸,或是接下來想學的新事物。不得不說,我認為自己選到一個相當適合自己的機構,不但學習到新技能,也體驗到截然不同的職場文化。

英國實習 : 倫敦的生活點滴

公司同事有一半是英國人,中午用餐時常會帶著我們一起外出野餐,實際讓我們認識歐洲是如何實踐 「Work-Life Balance」,也會關心我們在工作或學習遇到的困難,並試圖用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他們的經驗,相當喜歡他們與後輩相處的氛圍。

由於我是印尼學生,不像其他臺灣實習生可以免簽證到其他歐洲國家去旅遊,因此三個月的實習期間都是在英國度過。不過光是倫敦就是個能夠讓我探索許久的城市,剛好以前的高中同學、從臺大到英國交換的印尼朋友都在英國,所以即使假日也充分安排不同的藝文活動。

另外也感謝英國臺灣大學校友會會長 吳明璁 博士(Dr. Ming-Tsung Louis Wu),在英國期間舉辦多場的郊遊、聚餐招待大家,讓我有機會與其他同樣透過引水人計畫在英國皇家植物園的實習生聚在一起交流實習心得跟英國生活,還能一起到劍橋和巴斯去觀光不同的英國城市。

倫敦實習 : 英國的日常花費分享

因為先前與其他在英國實習、交換的臺大同學交流過,倫敦的生活花費確實相較其他城市高,沒有安排出國旅遊活動的情況下,三個月總計花費約 20 萬元台幣左右(含機票、簽證費)。公司已經位在倫敦相對外圈的 Clapham north 附近 (倫敦地鐵北線),公司附近的合租公寓房型還是要每個月 36,000 元台幣,不過對比倫敦 Zone 2 以內的驚人租金,已經讓我較能接受。

平時搭公車就可以抵達公司,其他比較高的消費應該是搭乘地鐵 (Tube) 的費用;飲食部分如果自己煮可以控制在每個禮拜 1,500 元台幣以內。

臺大國際引水人計畫 : TG0 軟體工程師實習的啟發

經歷三個月的英國實習,讓我期待未來能夠再次出國留學,並且是到不同的國家用更久的時間體驗新的文化和學習環境。然而目前尚未完全確認自己缺乏的能力跟技能,也還沒有找到非常有熱忱的領域,希望在職場探索幾年後 ,再去實踐這個夢想。

回到臺灣以後,短期的目標是畢業後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發揮大學四年的所學,由於軟體工程師的工作內容相當廣泛,希望可以是數據工程師的相關職務,一邊存學費、一邊找到自己接下來職涯的方向。

另外,觀察英國同事們的生活讓我發現全職工作以外,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 兼職和副業,像是脫口秀喜劇演員、旅遊網紅或是創業等,讓我發現自己過去太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期許自己也可以在課業、工作以外,有能夠結合自我興趣探索不同領域,成為一名斜槓青年。

執行編輯 / 校稿編輯 : 林軒毅 Bill
本篇訪談由 WillStudy 團隊 與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 共同編輯/發行 (訪談時間 : 2024.01)


延伸閱讀 : 更多國際引水人計畫,臺大同學們的經驗分享

國際引水人計畫 Genenet 助攻劍橋博士見習,進駐英國生醫聚落
IBM Research | 計畫之外的海外實習機會,助攻最後一哩留學路


Bill 編-WillStudy 創辦人暨執行長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