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訪留學人物訪談專欄立陶宛

考納斯理工大學 KTU | D-School 學會設計人生,立陶宛留學看見世界之大

Kauna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New Media Language

狄祐廷 Billy Ti


大學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系

Kauna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New Media Language (Exchange Student)
立陶宛考納斯理工大學 (KTU) – 交換學生

目前職務:

「設計你的人生」- 紀錄片導演

領客智能 iLinker – 客戶經理實習

過往經歷 :

一果制作 – 製片實習

蓋酷行動 – 社群編輯

出國留學前的求學歷程

面對未來的茫然 : 大學學涯探索時期,不要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

我當年選擇大學就讀科系時,並非經過一番嚴謹的評估或篩選,收到學測成績簡訊通知才開始翻開簡章研究,因為高中讀的是三類組,因此我僅是稍稍瀏覽簡章內容,研究幾個理工科系當中跟高中學科名稱較接近的科系 (e.g. 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等),因為不太瞭解化工、電機、電子領域的科系在學什麼,僅僅用兩個禮拜的時間研究加上送出申請,現在看來並不是一個深思熟慮的舉動。

由於高中在化學成績表現通常不錯,加上也不排斥繼續學習化學,所以最後就以各個不同大學的化學系(臺清交成)作為選填志願。如果以當時的學測成績,我能夠多花一些心思去研究每個科系的所學、請教學長姊,或許就能夠更早接觸到我有所興趣的媒體、行銷等相關領域。

大學化學系經歷 : 對於它-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正式開學以前,我對於化學系本身並沒有太多想像,對於課程設計、出路發展也沒有做太多功課,直到開始上課才發現為時已晚。譬如說,大一上學期的普通化學,按照臺大化學系的慣例會以全英文授課,對於剛進大學的小大一來說是一件蠻痛苦的事;升上大二後,我漸漸覺得化學系跟想像中不同,舉例來說,系上的化學課進階分成「有機」跟「分析」,逐漸加深的專業知識卻讓我越感迷失。坦白說,我能清楚知道內心並不排斥化學,但我開始意識到自己似乎缺乏在化學領域長期發展的熱忱。

為了讓迷惘的大學生活產生變化,從大二下開始嘗試各學院、各科系截然不同類型的選修課程,試圖找出自己的興趣與找回失落已久的成就感,,我也試過接觸當時最為人稱道的「程式語言」,或是號稱科學之母的「哲學」,不過這趟選修的「試錯之旅」也是無疾而終。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沉澱,我決定將重心轉移回到化學系常規的學涯發展上,我比照同儕、學長姊們的經驗,於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找到一份專題的參與機會,透過專題經驗讓我更加確定持續投入化學領域研究不是我追求的職涯發展目標。

大學化學系經歷 對於它-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果找不到對大學生活的熱情,近年大學間逐步開放、鬆綁的選修課制度或許是大家可以多加嘗試的珍貴資源

大學「轉領域」契機出現 : 把握生活經驗中出現的每個線索

在中研院進行專題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喜歡研究、不排斥化學,為何就是對於化學研究提不起勁呢? 我意識到化學研究是一個我很難隨口跟旁人分享、解釋的事情,我希望自己未來從事的專業可以跟日常生活有更高、更快速的連結,也可以很輕鬆、直接的跟身旁的人分享

契機出現後,我只缺乏能夠幫助我實踐的計畫與動力,大四上因緣際會下接觸到臺大創新設計學院 (D-School) 所開設的一門課 ──「設計你的人生」,這簡直對我的人生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與影響。這門課想要傳達的不再只有書本上生硬的知識,而是讓每一位學生學習如何同理自己的過去、認清自己的價值觀,最大的幫助就是讓我釐清「自己是誰」、「想要做什麼事」等,困擾我將近四年的煩惱終於獲得解答,更因為這門課提供給我拍攝影片的機會,接觸到更多媒體領域的實務操作,經過和朋友討論與自我反思後,我下定決心離開實驗室。

大四下離開實驗室後,在一個明明不需要再累積任何學分的時間點,卻成為我大學階段修最多學分、課程負擔最重的一個學期,同時擔任「設計你的人生」的課程助教。因為曾經迷失過,所以除了校內接觸到的多媒體、行銷課程以外,我也利用出國交換前的最後一個學期,應徵廣告製片公司的實習,藉由實際參與產業內的廣告製作、體驗職場環境,反覆驗證自己對於多媒體和傳播領域的喜愛程度。

考納斯理工大學 (KTU) : 疫情下,嶄新的學習方式
很感謝臺大創新設計學院 (D-School) 帶給我的收穫,即使這不一定作為職涯最後的方向,但它為我大學後半段的生活重新找回重心

立陶宛交換經驗分享

申請交換學生 : 探索世界的勇氣

我產生申請交換學生的動機其實完全是機緣巧合,主要是因為大四上宿舍分配到的室友是一位華裔加拿大人,聊天才得知他是從溫哥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 申請到臺大交換。可能是忙於系上課業,或是平時並沒有太積極脫離舒適圈的緣故,我完全沒有意識到大學生活中,原來可以有出國交換的選擇,好不容易脫離迷茫生活的我也決定利用這個機會探索世界,於是就在受到加拿大室友的啟發下開始準備申請交換學生計畫。

在開始準備申請交換需要的資料時,我發現自己在大學期間並沒有傑出的 GPA 表現,因此沒有想過要和其他臺大同學競爭世界頂尖名校的機會,我只想要走出臺灣到一個遙遠的國度體驗生活,最好是往後人生比較沒有機會造訪的國家。最後錄取名單公布,我即將前往位於立陶宛第二大城的考納斯理工大學 (Kauna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即使當時正逢疫情 (COVID-19) 爆發時期,我身邊的人都曾規勸是否三思而行,但我沒有考慮太久就決定如期出發,難得為自己沉寂已久的生活任性一次。

考納斯理工大學 (KTU) : 疫情下,嶄新的學習方式

考納斯理工大學最特別的是為交換學生們分配系所的方式,是以學生選擇課程的比例來決定所屬系所,例如我主要選擇的課程都與多媒體相關,所以該學期就會被註冊在多媒體系的編制下。當時,我認為既然難得造訪立陶宛,當然要嘗試學習立陶宛文來增加於當地生活的連結感,語言課程以外的時間就是選修多媒體相關的課程,因此是被分配到人文社會學院。

由於留學期間立陶宛同樣受到疫情的侵擾,疫情時期幾乎所有的課都改以遠端線上授課的方式進行,一開始完全沒有機會進到學校或在坐在教室內上課。

考納斯理工大學 (KTU)  課程分享與省思
考納斯理工大學 (KTU) 的校園建築遍佈在整座城市當中,我也在立陶宛開始第一次的影視技巧正式訓練與課程

考納斯理工大學 (KTU) : 課程分享與省思

第一門讓我最受用的課程 ── Multimedia Elements ,課程主軸就是 Adobe 一系列軟體的教學,對於非本科系出身的我來說是相當好重建基礎的時機,每兩個星期的課程空檔會指派大量的作業,讓我們除了上課期間也能夠透過自學加深每項軟體的基礎。這門課的期末作業是拍攝一部微電影,透過微電影的製作串連整個學期在各個軟體學習到的技能,學到蠻多實用技能也累積不少心得。

另一門收穫良多的課程 ── Cinemas Media ,這門課還是國際處老師擔心我修課太少推薦給我。上課之後,我才深刻體悟原來觀賞電影這件看似簡單的事,可以被拆分為許多細節來研究!舉例來說,教授本身就曾出版過一本專門研究電影聲音的書,令我驚訝的是整本書所有的篇幅都在討論電影中的聲音,這對我來說是我從沒想過的事。

經過 Cinemas Media 課程洗禮,讓我開始認真思考自己踏入影視產業的可能性。猶豫的點是認知到自己的不足,對於構成一部影視作品的所有要素的研究,我會期許自己有更多的相關知識及經驗來拆解,或許回臺灣工作前或工作幾年後,可以再考慮進修影視產業的碩士學位,我由衷感謝這趟交換之旅的經驗讓我對未來有更明確想發展的方向。

立陶宛交換 : 遨遊歐洲,豐富的旅遊經驗

作為一路成長在都市的臺北人,本來一度以為自己會不習慣立陶宛小鎮的步調,但抵達後才發現我非常享受在其中。由於考納斯理工大學的教學樓遍布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學生宿舍也設置在距離市中心有段距離的市郊,不過也因此促成國際學生之間更多的交流機會。礙於疫情,大部分的時間其實都在學生宿舍裡度過,不過其實一點都不無聊,每天能跟各國交換學生分享家鄉美食及文化差異,在這半年期間大家都建立非常好的情誼。

不長也不短的六個月期間,我們歷經 2000 多公里的波蘭 road trip 以及差點從瑞典一路開到挪威的極光之旅。雖然不像其他往年的交換學生們可以在歐洲周遊列國,不過我們卻更深度的認識造訪國家中沿路的風景,事到如今回想全都是很寶貴的回憶。

立陶宛交換 遨遊歐洲,豐富的旅遊經驗
即使受限於疫情可能無法真正實現環歐之旅,不過我卻與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展開一趟趟的深度旅遊

立陶宛交換 :「這就是我想過的生活!」

學期結束後,我打算安排回國前的最後一趟旅行,正當我在煩惱目的地時,宿舍裡的義大利朋友隨口一句 : 「要不要到他家住一陣子?」。當時歐洲各國的疫情又再度嚴重起來,歐盟各國入境時必須要隔離一段時間,但若是我選擇跟義大利朋友坐航線回義大利,則不用通過海關、不須隔離,好像也為我開闢了另一種選擇。

我在義大利時借宿在室友位於「阿爾齊尼亞諾 Arzignano」的家中,它是一座 Verona (維羅納) 和 Venice (威尼斯) 之間的一個小鎮,鎮中人口只有 7000 多人。最後一趟旅程我足足在義大利停留超過半個月,享受一段非常悠閒的時光。起床泡咖啡、下午看電影、晚上漫步街頭。如果剛好遇到有朋友拜訪,我就參與他們的話題一起喝點小酒,一段既平凡卻又不平凡的日常。

我以前並不會特別想像自己未來嚮往什麼樣的生活,但就從那個當下開始我或許找到了答案:「對,這就是我要的生活!」在我出國前,不管經歷任何的事情,都時常讓我覺得被人際關係牽絆,這就像我當時身上帶著的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裡面說 :「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駐足在阿夏諾的半個月當中,我可以完全脫離原本的人際關係,過著非常單純平淡卻充實的日子,這趟旅程可以說是我目前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職涯規劃 : 確立方向,回國後的人生規劃

回國之後,由於剛好遇到臺灣疫情復燃,求職市場上也出現更多的不確定性,正好男生需要先完成兵役,同時我打算退伍後著手開始協助 D-School 拍攝「設計你的人生」的課堂紀錄片

現在的我並不害怕失敗,因為曾經失敗過才知道即使遇到也沒有那麼糟。我是一個勇於嘗試新東西的人,想利用我的紀錄片協助更多人,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確認自己的興趣和目標。雖然我到現在還是不太確定紀錄片成品的樣貌,或是能夠帶給觀眾什麼樣的力量,但我想盡力完成它的拍攝與製作,也算是給曾經迷惘的自己一個交代,同時也傳達自己的人生故事,分享給更多面臨同樣問題的學生。

立陶宛交換 「這就是我想過的生活!」
結束一段對我人生意義非凡的大學與交換學生,結束兵役後我也正在約旦繼續完成我的紀錄片拍攝

執行編輯 / 校稿編輯 : 林軒毅 Bill

本篇訪談由 WillStudy 團隊 與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 共同編輯/發行 (訪談時間 : 2022.01)


延伸閱讀 : 給你更多非熱門國家的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不一樣的醫療體系學習歷程,一邊學習、一邊體驗世界 | 土耳其 伊斯坦堡

到阿拉伯交換,一個你見不到台灣人的國度 | 阿曼 蘇哈爾


+ 更多創作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