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人物訪談專欄碩士專訪美國

從創業和國際經驗中,看見台灣人才的機會 | 柏克萊大學 UC Berkely IE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Eng IEOR - FinTech Concentration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 工業工程和運籌學碩士 - 金融科技範疇

Jeff Hu (胡耀傑)


碩士學歷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Eng IEOR – FinTech Concentration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 工業工程和運籌學碩士 (金融科技)

大學學歷 :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rst Honors
香港科技大學 – 計算機工程學士 (甲級榮譽畢業)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 Exchange Student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 – 交換學生

目前職位 :

TuringCerts 創辦人暨執行長 Founder & CEO
加州柏克萊SCET創業中心 技術顧問導師 UC Berkeley Sutardja Center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echnology – Technical Startup Mentor

過往經歷 :

金馬獎入圍電影『聖人大盜』技術指導:SELF PRODUCTION (Taiwan) – Chief Blockchain Researcher

Intel (US) – Nervana AI Student Ambassador

J.P. Morgan (Hong Kong) – Technology Summer Analyst

UC Berkeley Blockchain X-Lab – Research Scholar

出國留學以前的學經歷

我其實從小學的時候,就有計畫大學以後要到美國留學,在9歲的時候開始接觸機器人與程式撰寫,14歲時成為台灣國家代表隊陸續前往日本橫濱、韓國釜山參加兩場國際機器人奧林丕亞,並在國二那年取得世界第七名的成績。一直以來都投心於 Robotics 領域,直到升上新竹高中數理資優班,開始接觸社團玩舞台魔術以後才開始轉移重心,一方面從數資班的科展中持續自己對研究的熱忱,另一方面從魔術的研修上取得未來在演說技能的鋪墊。

原本第一志願是台大電機的我,在一場香港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港科大)學姊 Jessie 的演講後受到啟發,她告訴我們校園的足球場特別美、機器人隊伍的實力也非常強勁,在學測放榜取得滿級分之後,與三個同為學測滿級分的同班同學黃功詳、朱家立一起申請香港的學校,後來也和 黃功詳(Steeve) 一起進入港科大(之後也會有 Steeve 的訪談文章,他目前擔任 Rosetta.ai 的CTO 技術長,是國內研發電商推薦系統的指標性品牌),當年港科大電機系的 QS 世界排行是 #11 (當年的台大電機是 #20),而且學校還提供全額獎學金與每個月充足的生活費,雙重誘因之下當時我選擇進入港科大電機系就讀,雖然,一學期後轉入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8 (2015) 的港科大(HKUST)資工系。

香港科學園Science Park、 數碼港Cyberport 駭客松、創業競賽
圖左一為 Jeff 同窗好友 Stevee (現為 Rosetta.ai 技術長) 在大學生活中也時常與 Steeve 組隊參加駭客松、創業競賽,香港提供學生非常友善的創業環境,像是科學園Science Park、 數碼港Cyberport 等機構每年都會有不同主題的創業競賽。香港算是我第一次遠離家裡一個人生活,因為在國小、國中期間大部分的時間我宅在家裡跟學校度過,所以對於我來說獨自到香港唸書,算是展開一場非常具有突破性且高度挑戰的生活

HKUST 港科大的留學生活

整個大學生活,我想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來闡述。

剛開始進入港科大就讀時,因為我不想停留在原有的社群圈,選擇突破舒適圈而加入學校的內地學生會 MSSSUG,透過政見競選,進入學生會的執行委員會,並成為當年唯一的台灣人,這對我來說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去融入、認識大陸學生的文化。同時我也僥倖選入工學院學生大使(ESA),由於團隊是由 20 多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組成,也讓我被迫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英文程度與作為學校門面的心理素質等。

升上大二之後,因為成功申請 HKUST 新推出的 Headstart Fellowship ,成為港科大歷史以來第一位由校方推出前往矽谷的實習生,我當時前往舊金山一間負責開發醫學用 Google Glass 的公司-Augmedix ,是 Fast Company Healthcare 排行榜當年的榜首,該公司協助醫師增加與病人的互動並利用Google Glass 減少筆記、使用電腦的時間浪費。不過來自 Robotics 領域的我對於網頁應用開發的相關編程(Programming)技巧相對缺乏,利用邊工作、邊學習的機會達到一位初階工程師的水平。幸運的是,當時由我協助開發的系統仍沿用至今。

美國矽谷實習 Augmedix - Google Glass (Fast Company Healthcare#1)
抵達的兩個禮拜我大量的參加 Meetup 以及工程師聚會,希望能盡快補足到能夠應付工作的程度

大三的生活,至今想起仍然讓我興奮,當時有七個月的時間是在瑞士度過,透過港科大交換學生的機會申請愛因斯坦的母校蘇黎世聯邦理工(ETH Zurich: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以及歐陸排名第二的洛桑聯邦理工(EPFL: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不過由於大一、大二投入大量時間於學生會以及美國實習,我並未把握好自己的學業成績,因此最後僅錄取第二志願前往洛桑就讀。

抵達瑞士以後,我就決定要充分把握停留在歐洲的機會做點有趣的事情,我寄信給隸屬於歐盟的人腦研究計畫(Human Brain Project, HBP),也是史上歐盟斥資最貴的計畫,並聯絡到人剛好位在日內瓦(Genève)總部的負責人 Sean Hill 教授,詢問能不能與他有個半小時的 Coffee Chat,沒想到在一個禮拜之內就收到回信,也順利前往日內瓦與 Hill 聊了超過一個小時我對 HBP 的憧憬與熱忱,之後兩週取得人腦模型、相關的數據開始著手研究,不過與人資商談時才發現最基本的合約年限都是一年以上,所以討論之下只能將職缺的機會延後至如果未來有機會至歐洲攻讀碩博士的時候,也因為這個緣故開始我的環遊歐洲之旅,德國、法國、瑞士的都市景觀,瑞典、芬蘭的聖誕假期與雪景,到西班牙、葡萄牙的街衢與美食,雖然沒有如預期在歐洲獲得工作的機會,不過也讓我度過相當充實的大三生活。剩下的下半段,都在香港摩根大通(J.P. Morgan)的辦公室以暑期實習(Summer Intern)的身份愉快度過。

歐洲排名第二的洛桑聯邦理工(EPFL)交換學生
圖片提供 / Jeff Hu 胡耀傑
回想瑞士的環境、歐洲數月的旅遊,都讓我有第二個故鄉的感覺

大四回到香港之後,決定認真的擬定一份創業的相關計畫,我在大學一年級和三年級時都各成立過一家公司,分別是從事旅遊科技與電子商務,不過因為 Co-Found 的合作方式可能較不適合我,第三次的創業計畫讓我決定從 Solo Founder 起始嘗試看看,這一次的創業選擇區塊鏈(Blockchain)為題材,第一個客戶就接觸到俄羅斯博弈聯盟的合作,這個經驗對我來說算是讓我真正接觸到學校保護以外的社會,再來也陸續與台灣的電影產業合作電影區塊鏈–聖人大盜,協助他們發行數位貨幣 Self Token,發明了後來報導很多的 ERC860 標準,並榮幸看見導演成功入圍 2019年金馬獎新導。從事區塊鏈新創對我來說最有趣的部份是能獲得很多與各產業佼佼者去交流的機會,不論是提供技術協助或是異業合作,創業的三個月後,我也邀請目前的 Co-Founder 李婷婷(Tina)加入,由她來領導技術方面的開發,起初由香港為據點開始營運,最後於 2018 年港科大畢業後回到台灣,繼續整個事業體的佈局,陸續拓張到台灣、美國西岸。

電影區塊鏈–聖人大盜,協助發行數位貨幣 Self Token
圖片提供 / Jeff Hu 胡耀傑

參與聖人大盜電影拍攝,雖然只有兩秒的鏡頭,而且沒有露臉,不過團隊同樣提供演員訓練、劇本討論,讓我們有機會體驗其他產業的工作

規劃碩士留學申請的歷程

前面就有提過,其實我從小學的時候就一直有到美國求學的想法,於是也付諸實際的行動,所以在回到台灣之後開始這部分的留學規劃,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說明這段歷程。

第一次留學申請 (2017年12月)

因為有過香港留學的經驗,所以對於這一次美國研究所的申請,我其實沒有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就是讓書審委員知道我一路走來的故事,準備好所需的 CV 、 SOP 、考試成績就把18間學校的申請送出。

果不其然,18 間學校全部收到 Rejection ,當時我所申請的這18間學校都是屬於研究取向並且都是 Machine Learning (機器學習)領域,沒想到的是當年就讀 Computer Science (計算機工程)領域碩士的申請者,有超過五成以上都是選擇 Machine Learning 作為研究方向,屬於成績不是頂尖而且沒有論文作品的申請者,最後只能是以失敗收場,這次的經驗對當時的我來說其實是蠻受傷的,所以我收拾心情後去檢討這次的疏失,並在畢業回台灣創立公司的一年去補足自己的弱項,並持續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德國慕尼黑 ACM MobiSys 2018 、國際期刊 CPE Journal 2018 、美國舊金山 IEEE DappCon 2019 三篇區塊鏈國際論文
Jeff 當時放棄已經取得矽谷醫療 AR 公司、Twitch、 JP Morgan 的工作機會,堅持投入區塊鏈創業的理想,並希望將格局提升至國際,也先後發表德國慕尼黑 ACM MobiSys 2018 、國際期刊 CPE Journal 2018 、美國舊金山 IEEE DappCon 2019 三篇區塊鏈國際論文。

舊金山黑客松

在2018年11月時出現第一個轉機,當時我和前技術長 Tina 前往國際最大的區塊鏈黑客松位在舊金山的 ETH San Francisco ,在大會中我們很幸運獲得最大區塊鏈公司之一 ConsenSys 的獎項。

不過對於自行負擔機票、住宿來到美國的我們來說,這筆旅費其實算是不小的花費,就此打道回府似乎有點可惜,當時 Tina 提出一個建議是把我們這次在舊金山發表的論文寄信給附近大學的教授,於是我們馬上就撰寫9封郵件給 4個 Stanford University 和 5個 UC Berkeley 從事相關研究主題的教授們,很幸運的也收到許多與他們 Coffee Chat 聆聽回饋的機會,其中一位就是邀請我們到柏克萊大學所創立的區塊鏈加速器的 Director ,另外有一位則是目前把我收入研究室的指導教授,有時候人脈的重要性就是永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派上用場,所以有時刻經營的必要性。

補足劣勢、重擬申請策略 : 第二次碩士申請 (2018年12月)

相隔一年,我當然沒有放棄前往美國的想法,不管對科系上的選擇或是申請資料的撰寫都重新審視過,這一次的申請我只投遞8間學校,雖然沒有非常高的錄取率,不過這一次選擇的標的都是經過審慎思考,確定真正是我想要就讀的學校、科系,錄取的包含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內基美隆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學)和我最後選擇的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加州柏克萊大學)。

申請學校 :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卡內基美隆大學) –  Silicon Valley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學)
  • Stanford University (史丹佛大學)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 Berkeley:加州柏克萊大學)
  •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
  •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劍橋大學)
  • 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學)

申請資料

GRE: 329/340
GPA: 3.65/4.30
TOEFL: 112/120
RL: HKUST Professor (Stanford PhD) / HKUST & Helsinki University Professor (Cambridge PhD) / Clemson University Professor (UChicago PhD Economics)

可以看到在兩次申請結果上有蠻明顯的轉折,在間隔的一年當中增進自己、重新擬定策略。

Abou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Silicon Valley :
Dynamic partnerships with NASA and other Silicon Valley organizations. Innovations in open-source software. Advanc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hat will give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 voice. These are just some of the groundbreaking scientific dreams th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s Silicon Valley campus is right now turning into reality.

The CMU Integrated Innovation Institute offers two distinctive degree programs at CMU Silicon Valley that reflect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software product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Integrated Innovation Institute graduates are makers, entrepreneurs, artists, technologists, scientists, and lifelong learners, emerging from our programs as elite innovators and leaders of cutting-edge, cross-disciplinary initiatives across the worl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Eng IEOR - FinTech Concentration
UC Berkeley 標誌性的 Sather Gate

OFFER 的抉擇要點?

當時我攤開所收到的三份 offer ,首先,從 Brand name 的方面思考,眾所皆知 U Chicago(芝加哥大學)是經濟學方面非常權威性的指標學校,卻不一定是 Fintech 領域非常知名的學校,而 CMU(卡內基美隆大學)也同樣是 Computer Science 以及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的指標性學校,不過就 Fintech 相關的學術發表以及新創資源, Berkeley 在 Branding 這一個評分項目會列於我名單的首位。

再者,地理位置上芝加哥距離矽谷或是紐約等新創產業的聚落較遙遠,所以對於創業的發展相對其他兩間學校來講較有侷限性,而同樣錄取的另外兩間學校 CMU Silicon Valley (NASA 注資成立的新校區,位在矽谷中心) 以及 UC Berkeley (距離舊金山 20 分鐘車程、距離矽谷50分鐘車程) 都擁有更好的地理位置及資源。

最後,因為四個月的訪問學者經驗,其實對於當地的區塊鏈產業或是新創社群都擁有一定的人脈連結,不過由於4個月的時間真的太短還有許多的資源來不及把握,因此選擇 Berkeley 也是希望可以保留原有的校內、當地人脈並繼續延續新的資源開發,將新舊的資源、資源可以有所結合,而做出最後的決定。

UC Berkeley Blockchain X-Lab – Research Scholar
圖片提供 / Jeff Hu 胡耀傑
當時擔任 Mentor 的四個月有許多機會與其他區塊鏈新創團隊交流,在提供來自各國學生意見時,其實也同時可以學習各地的區塊鏈應用。

UC Berkeley (加州柏克萊大學) 留學經驗分享

進入 Berkeley 幾個月以來,最讓我驚豔的第一件事情-環境,因為學校裡面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你永遠可以透過1個朋友幫你介紹另外5個朋友,再來就有機會跟25個各領域的佼佼者認識。各場活動中也可以結識當地產業界活動的人物,而每一個談話過的人都有可能是未來的 advisor、investor、client ,舉例來說,目前我們公司主要發展的區塊鏈證書履歷系統(圖靈證書 TuringCerts),利用先前活動的機會有幸認識的創業中心主管,我們也在會後保持聯繫去分享目前新創營運的狀況,所以當我們需要開發當地客戶的合作機會時,他就協助轉介給工學院的主任,工學院主任又再提供真正可以負責決策人員的聯絡方式,整個校內的風氣是非常樂於互相幫助的。

另外一個例子,前幾天我參加學校一個到 San Jose(聖荷西)舉辦的活動,與會者只要報名並提供設計,主辦單位會負責印製海報、準備場地、食物等事宜,當天也聚集超過50位的學校董事(每一位都是大佬級的 Berkeley donor),讓學生有機會去宣傳、推廣品牌,也利用當天的機會留下5個潛在投資者的聯絡方式,以期待後續有合作的機會, Berkeley 能給予的人脈真的無窮無盡,只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挖掘。

第二件事情-創業資源,學校的創業中心提供我們數個創業入口網站使用,我最先使用的其中一個-Begin,它其中有4個主題清單,每一個清單底下有15-20條的連結,我原本以為可能就是 60 – 80 個的創業競賽或是投資機會,如果努力一點可以製作清單每一個陸續來報名參加,沒想到每一個連結還都只是代表一個 database ,所以整個校內提供數百到數千個的創業競賽與相關資源,只要校內的創業者願意有大把的資源可以讓團隊去爭取,我們就參加其中一個由 Alibaba 與 HSBC 聯合舉辦的 JUMPSTARTER ,由來自全美國超過2000支報名隊伍脫穎而出的30支對伍齊聚 Berkeley SkyDeck,最後不但獲得最佳創意科技還成為美國國家代表隊參加2020年世界總決賽,我認為當地的氛圍對於勇於嘗試的學生都非常給予鼓勵和協助。

Berkeley 畢業後的職涯規劃

目前的規劃是給自己 10 個月的時間,如果公司能成功在當地達到 Traction 或是 fundraising 未來就會把總部轉移至美國繼續開發市場,如果失敗的話,則會將總部拉回新加坡,以新加坡與目前香港、台灣三個據點的同事以 APAC 作為主要市場,在以出差的形式去推廣美國當地市場。

另外,我們也致力於幫助的區塊鏈領域人才走出國際,所以我跟 Tina 也在台灣成立-圖靈鏈學院,核心目標的時間是利用兩個月的時間讓一個沒有背景的學員可以成為區塊鏈領域的佼佼者,職能包含工程師、產品經理、業務、設計師,利用每周兩次 60-90分鐘的線上會議時間,提供最充實且實戰的區塊鏈專案訓練,將公司目前所承接的合作案例拆分成各個部門的實作案例讓學員練習,我們也邀請來自業界其他新創公司的技術長、創新長等前輩擔任導師,一同來把關每次開課的授課品質以及成品質量,最後也將結案的利潤與學員們分享,最大的特色是大家不需要放棄原有的學生、上班族身分,只需要每週撥出兩天晚間的時間參與。

另外公司營運的 SaaS 產品圖靈證書 TuringCerts 也陸續與我的學校加州柏克萊(UC Berkeley)與香港科技大學(HKUST)簽約合作,並在台灣應用在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銘傳大學等校的課程與活動之中,為新世代智慧城市的數位化身份系統與履歷憑證,做出很落地的規劃。

關於台灣圖靈鏈 (Turing Chain)

圖靈鏈是一個屢獲殊榮,敏捷且國際化的團隊,主導開發區塊鏈項目,囊括紐約新聞媒體、台灣電影產業、與俄羅斯及澳門博彩集團。

旗下產品圖靈證書 (Turing Certs) 屢獲國內外各大新創獎項,包含科技部 – FITI 、國家實驗研究院 預見新創 Vision Program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 JUMPSTARTER 、 Microsoft Imagine Cup

產品推出後更是實際被海內外 35 間學院、商業機構使用,目前估值約一億元新台幣。

圖靈鏈科技官方網站 : https://turingchain.tech/

一對一諮詢留學校友 / 職場顧問

延伸閱讀 : 更多加州柏克萊大學台灣校友的經驗分享

醫學系畢業後,從醫師到矽谷創投 | Dorm Room Fund – Investment Partner

談產品經理,從 ASUS 到 Google 不同的產業特色 | Google – Product Manager


Bill 編-WillStudy 創辦人暨執行長
+ 更多創作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