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up 外商新創人物訪談歐洲留學人物訪談專欄碩士專訪職場訪談專欄英國

University of Glasgow | 英國留學、德國求職,疫情間勇闖歐洲真實紀錄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 國際關係碩士

Steffi Teng


碩士學歷 :

University of Glasgow, MSc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 國際關係碩士

大學學歷 :

淡江大學 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 (全英語學士班)

目前職務 :

Expatrio – Customer Support Agent (Berlin, Germany)

留學前的學經歷

大學選系 : 選擇就讀淡江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程的契機

我覺得是從小開始累積的過程,像是國小就有成為一名外交官的夢想,身為台灣人也讓自己對國內跟國外的情勢都充滿好奇,加上自己的英文基礎也還不錯,綜合興趣與能力認為國際關係的科系相當適合自己。根據調查台灣大學生畢業有將近超過一半都沒有選擇相關的就業方向,因此當時也沒有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更多的是爭取有更多時間對自己跟未來方向有更多的瞭解。

我是淡江大學開設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所錄取的第一屆學員,坦白說由於是新學程能找到的公開資訊並不多,因此剛開始並沒有以此作為第一志願。不過受限於當年的大考分數並不理想,而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主打的全英語授課讓人感到好奇及挑戰,加上對於國際事務與社會科學的個人興趣,我認為可以同時兼顧增進外語能力和符合志向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另外作為第一屆的學生可能也能讓我們在個人探索上有更多的彈性與自由度。

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 : 大學學習與未來的發展關聯

雖然沒有一門特定的課程或是事件作為轉捩點成為出國留學的契機,不過系上有部分教授透過另類、多變化的形式授課,跳脫傳統台灣課堂的互動模式讓我深受啟發。整個大學期間,我投入更多時間在課外活動像是學生會與系學會上,從中更能去體驗到學生和學校間的對話落差,發現裡面其實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像是官僚體制,從對社會的觀察與經驗。課外活動更是塑造我更想要去改變與促進特定族群的權益動機,也是促使我想要繼續讀書的原因.

因為科系 (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 並不是隸屬於商學院,而是相較來說創立時間更短的國際學院,感覺有些教授還不習慣以全英文的方式授課,難免讓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一點遺憾,不過校內外籍教師某種層面上可以補足以上不足的部分,或是利用課後時間與教授進行更多的討論與請教。總之,我還是希望系上未來可以持續有更加完整的課程安排與發展規劃。

淡江大學 TKU 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 大學學習與未來的發展關聯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也新增海外交流 (賓州、里昂、福岡等)、海外實習 (義大利) 等國際發展機會

英國留學經驗分享

英國留學 : 為什麼會選擇英國作為留學的目的地

雖然英國相較於其他留學國家的學費與生活費都不便宜,不過很感謝家人對自己有高度的信任,而我也不會把高薪當作未來工作的唯一考量,而且仍然相信政治、經濟以及國際關係還是會有滿多出路可以選擇,也成功說服家人支持我的留學計畫。

我原本曾經考慮過其他非英文系國家的留學機會,不過現實面非英文母語的國家可以選擇的全英文授課學程數量銳減,而且能夠找到課程編排、校內資源符合興趣的學程也比較少。當時我申請英國五間不同大學不同的科系,原本想就讀與國際政治經濟有關的,但學校位於的城市並不是特別喜歡,想要往更廣泛的社會科學研究前進,而有了更多學校的選擇。

英國留學 : 選擇國際關係碩士的考量

當時同學間沒有其他人選擇繼續深造外交或國際關係領域,反而是往公關、商業、教學等領域發展的人數更多。因此選擇科系時並沒有太多的機會與同儕討論,想要出國留學的契機更多還是從自身出發,我認為更是一種對自己的投資,像是培養專業能力、研究能力以及體驗不同文化對我來說都非常具有吸引力。我並不是一個會安排固定道路的人,更喜歡邊走邊探索方向!

當時有申請的碩士學程及專業包含 (目前還記得四間) :

  •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雪菲爾大學),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 University of York (約克大學),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Newcastle University (新堡大學),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University of Glasgow (格拉斯哥大學), International Relation

當時申請的五間學校很幸運都取得錄取通知,因為當時在申請的專業領域大同小異,最後就選擇自己更喜歡的城市 – 蘇格蘭,這座以工業為主的城市,同時卻又充滿著豐富的人文與歷史文化。

我個人認為國際關係似乎不用太過在意國家或是學校的排名,全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進而搜尋適合自己的學派。目前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美國或英國,取決於個人對於哪一個國家的文化或是學派更有興趣。國際關係是非常廣泛的學程,對於廣泛的政治科學英國當地也有更知名的學校,像是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由於我申請的是一年的碩士學程,所以選擇有興趣的科系和城市。不過建議如果是以研究導向出國的話,還是要花更多時間鎖定每一間學校的教授、研究室是否有開設與自己目標相符領域的研究項目,進而去申請相關的研究機會。

英國留學 University of Glasgow (格拉斯哥大學) 選擇國際關係碩士的考量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留學城市、大學,可以從自己的性格、未來目標、學校資源等多面向考慮,排名指標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參考

University of Glasgow : 英國研究所的特別之處

以 International Relation (MSc) 學程來說,研究所會設計劃分成三個學期,一學期三門課、一門課 20 學分、一個學期總共 60 學分,最後畢業門檻需要達到 180 學分。剛入學的第一學期會先以必修課為主,課程分成老師授課 (Lecture) 與小組討論 (Seminar) ,我覺得相較於台灣大學課堂,增加更多的機會可以讓來自不同文化的同學們互相討論、相互學習,而且老師和同學也都會非常鼓勵主動發言和互動的機會。

不過我發覺一年的碩士期間真的不太夠,就讀碩士的第二學期也遭逢疫情影響,曾經上過兩週的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的授課品質差異滿大。另一個觀察到的現象是英國頻繁的罷工文化,像是英國很多私立大學,都會抗議不平等的薪資與待遇,自己也會受到罷工的影響而停課一 – 兩週,同時會反思學校對於老師和學生不重視的態度。

University of Glasgow : 最有收穫的一門課程

Gender, Race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在歐洲就讀研究所最寶貴的資源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除了過往就讀的科系、專業背景不同以外,每一個人不同的宗教、種族、文化背景等,透過教授們在課堂上有效的引導互動,即使學術上的比重並不會特別重,充滿小組討論的課堂卻反而收穫更多意想不到的知識,能夠學習到更多樣化的經驗。像是這門人權課程當中,提及白人男性與印度女性的不同觀點的部分,當下就可以由班上的同學直接地發表他們的看法與過去經驗的分享,雖然還沒有真正的走遍世界,卻因為一次次的討論讓我對世界各個角落有更多的認識。

另一門我很喜歡的課程是媒體戰爭與國際安全,課程會介紹人們在使用媒體與戰爭和社會運動間的關係,探討發生在各地的事件,像是媒體會塑造出「同理疲乏」的現象等等。能夠進而瞭解到國際上發生不同的安全問題等,對我來說是個很特別的體驗。

University of Glasgow (格拉斯哥大學) : 最有收穫的一門課程
回顧當前的全球局勢,許多過去與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相關1只會在課本上出現的概念,近年來一一浮現在現實生活當中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 : 班級組成

每一個不同的碩士學程組成有所不同,不過以我所在的學程總班級人數大約 90 人。整個班級成員年齡分佈很廣,像是 40 歲的南美洲女生、60 歲的美國男生,台灣與中國的學生大約落在在三十歲左右,另外也有身為律師、母親等多元不同身份的同學。同學間的組成很豐富,文化不同的同學同時也可以產生許多的碰撞,例如討論LGBT、女性主義議題,或是像有同學是美國的軍人,可以他們身上學習到非常奇妙的觀點。

蘇格蘭的留學生活 : 日常生活中的安排

作為一名留學生,日常生活我喜歡從事音樂、電影的活動,像是去酒吧參與各種樂團的演出,蘇格蘭的地理條件很棒,我的住處附近步行可達距離就有公園,市區則有像是墓園或是廢墟等地可以參觀。運動方面英國人非常喜歡足球,另外也很多展覽、音樂活動、藝術活動與人權活動,幾乎想到什麼活動都會有機會參與,當地擁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就連身為亞洲女生的我也覺得在當地很安全,還有很多亞洲超市與好吃的素食!

University of Glasgow (格拉斯哥大學) 班級組成
對於 Master 階段的學習體驗來說,班級組成的不同很大的會影響未來小組討論、課堂學習的成效

歐洲職涯分享

碩士畢業的原定規劃 : 英國求職

畢業後,我原本預期想留在英國工作,不過當然實際的求職路上碰到滿滿的挫折,當時英國畢業生僅有 6 個月的求職時間 (目前的 PSW 簽證延長至 24 個月),學校也有提供職涯中心安排諮詢,不過英國比較多還是給予商學院或是資訊工程畢業生的職缺,國際關係上確實比較少相關的工作機會。求職這段期間發現英國找工作的眉角是要主動出擊 (投遞 Speculative CV),即使你目標的公司沒有在網路上釋出職缺,同樣可以主動寄出履歷向公司展示積極、主動的一面。

歐洲 (英國、德國) 求職經驗分享 : 疫情間帶來的不確定性

坦白說,自己的求職路上受到非常大的挫折,2020 疫情對歐洲肆虐造成的人事預算凍結,加上非英國人的工作簽證問題以及專業背景,為英國求職的計畫增添不確定性與挑戰性。當時的策略主要尋找出版業相關的工作,由於當時大企業與 NGO 取得工作簽證的機率較低,所以轉往以創業、創意產業等職缺來搜尋,透過 Creative Access (英國與創意有關職缺平台),投遞大約 50 間公司都沒有收到任何回應。後來轉換方向往商業領域找尋,求職經過約八個月,當時一度也有面試倫敦當地英文教學的工作,不過最後都沒有錄取。

山不轉路轉,後來開始透過 LinkedIn 聯絡已經在歐洲各地成功求職的同學們,透過人脈網絡詢問職缺的資訊,大多數的校友都很熱情地分享自身的經驗與公司資訊,其他還有像是 EURACTIVEURES、臉書社團同樣也提供許多學習與求職的訊息。

某天,因為與台灣朋友聊天中提到自己正同步在搜索德國職缺的進度,不過因為當時並沒有任何德文基礎,所以暫定以更為國際化的德國城市 — 柏林為目標,當時朋友馬上跟我分享 Expatrio 正開出的實習職缺,由於長時間沒有找到工作的挫折感,認為透過實習重新開始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於是我就開始研究 Expatrio 網站上的職缺訊息,反而讓我看到客服人員的職缺。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德國求職,終於收到Expatrio 回覆並成功取得 offer ,公司同時非常願意提供工作簽證。找工作的過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不要害羞勇敢 Reach out、平時累積的 networking 不會辜負自己,持續要秉持越挫越勇的精神,永遠不要覺得自己不夠格,保持正向去等待好的時機來臨。

歐洲 (英國、德國) 求職經驗分享 疫情間帶來的不確定性
相當滿意蘇格蘭、英國的生活環境及文化,讓我一開始是非常積極地鎖定當地求職機會,不過求職策略確實需要隨著趨勢進行調整

Expatrio : 德國新創公司的組織文化

我所任職的 Expatrio 是位於柏林的一間新創公司,辦公室成員的組成相當多元,讓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目前柏林辦公室大約有 25 位同事,共通點是大家進入公司任職時都將社會責任放在心上,因為大多同事也都曾經有作為國際學生的經驗,更瞭解來自世界的用戶初抵德國會遇到的問題,透過這個角度大家也更能有同理來促進問題的改變。

公司文化上,我所觀察到組織扁平、溝通流程同樣非常透明,不論是與主管或是同事都能有充分討論的空間,上班的空間、時間對於員工也非常彈性,像是可以遠距或是回到自己國家工作 (目前就住在比利時,偶爾前往柏林進行定期會議),同事之間相處起來非常和諧、尊重彼此,而且持續想要成長的動力非常高。

Expatrio : Customer Support Agent 工作內容分享

作為 Customer Support Agent ,信任感與充分的溝通對於遠距合作非常重要,像是居家辦公真的能夠提供非常多的好處,可以更彈性選擇居住地,總之遠距辦公的核心就是信任與也能達到共同目標。

即使 Expatrio 官方網站也已經提供非常完善的產品及服務資訊,我的工作內容主要會以英文、中文即時支援客服郵件及電話,同時也透過各種社群軟體解決國際學生與求職者遇到的客製化問題。這同樣是讓我很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可以幫助很多外國人處理不同的問題,讓他們在面臨陌生的環境時同樣能夠享有安心的服務。

公司也在社會責任上付出許多,透過提供線上課程瞭解德國理財、保險、讀書選擇、學習語言、報稅、舉辦文化交流活動等,網站上也會提供豐富的文章,讓想來德國讀書的人能有資源尋找在德國適合他們的學程、也讓第一次到德國的外國人能夠更順利適應當地。

Expatrio 企業文化 有別於大企業、台灣企業的體驗 - Customer Support Agent 工作內容分享
Expatrio 作為金融新創品牌,近期也在亞洲、台灣取得相當好的口碑及知名度

執行編輯 : 林軒毅 Bill
校稿編輯 : 郭翊 Jamie


延伸閱讀 : 更多前往英國留學台灣校友的經驗分享

Offer 心法,科技巨頭到音樂王國 Spotify |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華威大學 Marketing & Strategy

海外學歷不是就業保證,卻讓我掌握更多選擇 | Durham University 杜倫大學 供應鏈碩士


+ 更多創作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