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訪法國留學人物訪談專欄

法國新創 Ubiik | 巴黎交換學生、實習生活,尋找電機系更多的出路

Ming-To CHUANG 莊鳴鐸


碩士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

大學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Sorbonne University – Exchange Student (Applied Mathematics)
索邦大學 交換學生

實習經歷 : 

Ubiik Inc (Paris, France) – 臺大國際引水人計畫

校系選擇 : 臺灣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以當時高中能找到的資源以及自身的視野,很難具體瞭解每一個大學科系的所學與發展,僅能透過對各科系的刻板印象及片面的網路資料勾勒出大致的輪廓。一開始曾在二三類組的科系抉擇陷入兩難,但所幸高中實驗課解剖的經驗仍歷歷在目,對於勝任相關工作並沒有太大信心,便毫不猶豫地放棄了這個選項。

我將目標主要放在感興趣且彈性較高的專業領域,在進一步瞭解電機系後,我發現這個學科能有無限可能的發展,無論是軟硬體、當前強勢的半導體產業或與 AI 相關的尖端技術似乎都有機會跨足,除了發展職涯外,也能保有繼續出國進修的入場卷。簡單來說,當下選擇進入電機系就讀,有點像是將尚不明確的生涯規劃,留待更有想法及見識的階段後,再做出最有利的決定。

臺灣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專業學習的挫折與困難

大一大二確實是電機系同學們容易產生迷惘的階段,由於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分配在必修及通識課程,比較難有所謂適性的發展,少數可以拿來衡量學習成果的指標也只剩下成績。尤其是在臺大如此高度競爭的環境下,無形中就會開始出現自己很平庸的想法。適量的打擊會激勵自己多方嘗試,試圖找出適合自己的賽道,不過要注意打擊也有可能使人產生怠惰的學習心態。

我會建議學弟妹們在學業以外,還是要積極保有自己的生活,無論是培養興趣或是參加社交活動,許多經驗可能在當下不會立即改善現況,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累積由點串成線時,就會提供意想不到的靈感及方向,讓自己在差異化競爭的的浪潮下,找到自己的定位及獨特性。

臺灣大學 : 多樣貌的學習資源利用

我覺得自己突破迷茫的轉捩點是開始學習外文,進而到國外交換拓展視野之時。由於電機系規定學生需進修 6 學分 (上、下學期) 的第二外語,每個人可以自己選擇想學習的語言,當時班上一大半的同學都選擇日文,甚至後來也高比例通過 N1 檢定,而當時已經飽受內耗的我,決定選擇選一個較少人學習的語言 — 法文。

學習法文的路上,我重新建立自己的信心,一方面有機會暫時跳脫電機系的環境,與其他科系的同學們交流,發現原來大學中還存在如此不同的發展與可能性;另一方面,一路通過法文檢定至 B2,開始可以與來自法國的外籍生們溝通,從 0 開始獲得一門技能 / 工具真的很有成就感。

大三開始的專題課程,每位同學開始尋找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對於未來職涯規劃也有更明確的雛形,例如 : 開始準備研究所、留學考試、企業實習等,而我也開始推甄專題指導教授所在的電信工程學研究所,希望能在 AI 領域有更多的著墨。

交換學生 : 法國 索邦大學 Sorbonne University

對於前往法國交換的想法,除了想沉浸在法文的環境裡精進語言能力、踏上歐洲各國旅遊之外,與我自己的個性也比較有關,我一直很怕被定調或失去選擇權,渴望多元的學習經驗,不被單一領域限制,就像高中選擇電機系一樣,我期許自己挑戰各種可能性以培養能力。

因此藉由難得前往世界一線都市 — 巴黎的契機,我希望可以認識法國的民族性、文化、教育品質及學校師資,甚至進一步瞭解當地的職涯發展、工作環境,或許未來有一天到法國工作也不失為一種可能性。

我在 Sorbonne University 選修一門全法文授課的程式課,意外發現上課的方式跟過去所接受過的程式教育完全不同,這門課竟然是用討論課 (travaux dirigés) 的形式進行,而且教授會保留很大一部分的時間將課程的發言權交由學生,對於學生各自對於程式解法的疑惑或想法,教授也會耐心地給予回應及指導。而整個交換期間所遇的最大挫折,同時也是最大收穫是語言上的挑戰,儘管已經通過 B2 程度的法文檢定,在全法文的專業領域交流上還是有很大的不足,我幾乎用了整個交換的期間在重新適應跟認識這門語言。

為了能夠有時間到更多歐洲國家走走看看,因此我沒有在索邦大學選修太多門課程,期間也收穫對於未來規劃相當寶貴的資訊。近年來法國高等教育日益強調學以致用,越發注重學生在實務方面的能力,許多頂尖大學都導入「必須實習」的畢業條件。此外,我也發現一個相當吸引我的 PhD Program — MVA (MathematicsVisionLearning),完全跳脫過往博士就是側重於學術領域發展的印象。這種新興的 PhD 學制會由大學直接與企業研究部門合作 (AI 領域例如 : Meta, Hugging Face),讓學生在就讀 PhD 的期間,有一半時間可以進到企業參與專案研究,讓學術與產業間可以有更好的接軌,對國際學生而言也能取得難得的當地工作經驗。

然而 MVA Program 的錄取的條件非常嚴苛,不僅要求語言能力到達一定門檻,也相當看重申請人的研究背景、能力及經驗,確保學生能馬上與當地企業合作。錄取者大多被當成研究的即戰力看待。因此,即使對於這樣的留學管道很心動,不過在深知自己在研究經驗上的匱乏,並未投出申請。將來若時機成熟,我勢必會充分準備,嘗試申請一次。

臺大國際引水人計畫 : 海外實習機會

臺大的交換學校數量驚人,對於出國有想法的學生都能透過不同管道掌握資訊,不過我先前倒是完全不知道原來臺大校內就有海外實習計畫,這個計畫是個很新的計畫,我申請時只是國際引水人計畫的第二屆,我很感謝系辦公室定期寄送校內的各種資訊,讓我順利把握這次機會,趕上計畫申請。

雖然網路上僅有第一屆赴英、美實習的學長姐分享,,不過既然眼前能夠透過海外實習延長在法國生活的時間,我便積極爭取。幸運地,眾多實習機構名單中剛好有位於巴黎的能源新創公司 Ubiik,且宿舍也允許我延住至 9 月,因此只要順利錄取 Ubiik,對我而言就可以擁有一個非常完整的法國之旅。後來經過兩輪的面試後,因受益於本身專業及語言能力都能快速適應公司的工作環境與專案,因此於暑假期間加入 Ubiik,讓本趟法國旅程延續下去。

臺大國際引水人計畫 : Ubiik

Ubiik 在法國的辦公室雖然規模不大,不過其實是台灣台灣能源物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在日本、美國、加拿大、紐西蘭都設有分公司的企業,公司主要研發低功耗廣域網路無線通訊系統、開發微電網管理系統等,平時生活中較容易接觸到的應用像是 : 智慧路燈或停車場的充電樁管理。

雖然加入 Ubiik 的時間不長,不過也算是陪團隊歷經擴編成長的過程,從市郊一個大概只能容納三人的工作空間,搬到市中心距離羅浮宮步行只要 10 分鐘的獨立大辦公室。Ubiik 的巴黎辦公室目前是採用 hybrid 的工作型態,可以自行選擇居家或實體上班,我自己習慣固定進辦公室工作,如此一來我能把公私領域分割清楚,確保我每天快速進入工作狀態。

我的實習導師 Patrick 是一個很酷的法國人,從他身上讓我看見一種不同的生活模式。過去,他曾經在台灣工作7 年,現在他除了是 Ubiik 的研究中心主管外,也是法國頂尖名校 Université Paris-Saclay 的無線通信學教授。實習初期我雖然能配合公司使用 Python 執行專案,不過因為對智慧電錶的應用不是非常熟悉,因此 Patrick 帶著我到課堂上聽他講課,他甚至是穿著 Ubiik 的公司制服跟學生們分享他平時工作上遇到的實務問題以及正在嘗試突破的技術瓶頸。

Ubiik : 法國實習的挑戰

如同前面分享交換時遇到的困難,儘管平時跟同事們都可以自如地用法文交流奧運、旅遊等生活趣事,不過在溝通工作事項跟專業領域時仍然遇到法文使用不順暢的問題,這時便很感謝他們願意用英文或放慢語速,重新解釋內容,耐心地與我溝通。

本次我實習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公司驗證智慧電錶中新開發的晶片模組,以確保硬體與基地台之間的訊號傳輸數據正常。由於當初產品中晶片的開發是由 Ubiik 與其他兩間公司共同開放,所以我需要與上游廠商的 FAE 工程師去瞭解目前遇上的連線問題。雖然過程中確實遇到許多需要克服的難關,不過實習結束前我也順利將自己手上的專案結案,沒有辜負 Ubiik 對實習生的期待。

法國實習 : 日常生活與開銷

前面六個月當交換學生時,有時間就會想往周邊的國家跑,但實習期間畢竟有工作上的壓力,下班不太會特別安排行程,不過因為歐洲夏天日落的時間較晚,且透過巴黎的都市規劃,我很享受下班後散步於巴黎各處的大型都市公園,讓我在都市裡也能貼近大自然,日落時分時我會再回到宿舍煮飯,在歐洲的生活好像更讓我容易放鬆。

放假時,我會探索巴黎周邊的不同樂趣,其中我最喜歡逛博物館,畢竟免費參觀是學生才有的寶貴福利,未來再來可是要付費進場。另外連續假期,我能有餘裕去安排行程,到離巴黎比較遠的城市或城鎮(如:南法)旅遊,解鎖不同於大城市中的景色。

這次由於我的交換跟實習期間是連續進行,在開銷上沒有非常詳細的計算,整體 9 個月的時間,我總共花費約新台幣 40 多萬元。粗估前面交換期間因旅遊頻率較高的關係,每個月的花費約新台幣 6 萬元;實習期間大概是新台幣 4 萬 5千元,不過 Ubiik 的實習職缺有支薪,每個月約新台幣4萬元,所以能多少打平開銷。

臺大國際引水人計畫對於未來職涯的啟發與幫助

這次到法國交換及實習滿載而歸,最實際的收穫是讓我的履歷上新增 9 個月的法國經歷,更寶貴的是還包括 3 個月的實習經驗及實際的專案執行產出,無形上包含職場 (專業領域) 語言的訓練、法國當地人脈的建立與掌握法國職場文化的心法,更多是對自己的認識或視野上的拓展。

很感謝國際引水人計畫提供管道讓我的法國交換學生生活結束後,不單單只是相簿中多出歐洲各處的美景,心中也出現對於再次前往歐洲進修的嚮往,期望未來能成為法國職場的一員,體驗在巴黎上下班的生活,或是看待職涯的不同模式,很推薦國際引水人計畫給正在尋找未來方向的學弟妹們去挑戰自我。

執行編輯 / 校稿編輯 : 林軒毅 Bill
本篇訪談由 WillStudy 團隊 與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 共同編輯/發行 (訪談時間 : 2024.11)


延伸閱讀 : 世界各地臺大引水人校友的實習故事

臺大海外研究實習計畫 | 出國的意義與價值,在 WashU 看見的亮點
IBM Research | 計畫之外的海外實習機會,助攻最後一哩留學路


Bill 編-WillStudy 創辦人暨執行長
+ 更多創作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