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訪留學人物訪談專欄香港

香港科技大學 HKUST | 身在亞洲,同樣可以成為專家,並用專長影響世界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香港科技大學 , 計算機工程學

Tina Lee (李婷婷)


大學學歷 :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香港科技大學 , 計算機工程學

過往經歷 :

The Z Institute 區塊鏈線上學院 Founder

圖靈鏈科技 技術長 Ex-Turing Chain CTO

Ex-Microsoft – Data & AI Associate Consultant

出國前的學經歷

在前往香港之前,我是從北一女中畢業,國中期間就讀達人女中就發現自己對理工科系的興趣,在學業表現上面自然科也是優於社會科,於是在升上高中之後選擇加入資訊研究社,開始在高二期間接觸程式語言,從參加每次費時 4 – 5 小時的演算法競賽開始學習解題、團隊合作,到開始上網自學各種程式語言的應用,也讓我發覺寫程式是什麼事都做得到的一件事。

李婷婷從高中開始接觸程式語言
圖片提供/李婷婷 Tina Lee

從小時候玩戀愛單機養成遊戲中的經驗中發現,『寫程式』這件事似乎讓人無所不能,更希望發明出一個全世界的人都會使用的產品,目前我也在朝這個目標努力不懈。

出國留學的動機

其實從高二升高三時就有計畫出國留學,原本預計是要到美國求學,不過開始蒐集申請資訊才驚覺需要準備 SAT 與 TOEFL 檢定,對應當時的時間開始準備留學考試已經略晚,再加上美國四年加總的學費、生活費總額是其他亞洲國家的 2 – 3 倍,於是不打算倉促完成考試與申請。

留學標的的考量 (國家、科系、學校)

學測成績放榜後,參考相關資料發現香港同樣是英國學制、全英語授課,綜合考量之下決定將赴美留學的規劃延後至研究所時再履行,對當時的申請結果以及經濟因素會有更大的效益。

因為時間急迫考量,決定尋求代辦機構來協助申請事宜,原本打算完全按照興趣進行評估,當時對於程式語言的興趣還處於萌芽階段,所以一開始計畫申請的其實是建築相關領域,不過在與代辦人員進行討論後發現資料呈現的經歷 (包含課外活動、學業成績、專案報告、競賽成績) 大多數都與 Computer Science 有關,申請相關的系所可能更能夠說服校方,回顧高中參與的社團活動也不排斥該領域,於是就申請資訊工程相關領域的科系。

如果以排名作為考量,香港最好的三間學校不外乎就是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科技大學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以下簡稱港科大或HKUST) 以及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而單論 Computer Science 的師資以及資源考量加上高居 QS Ranking 世界大學排行第 14 名、全亞洲第 2 名的港科大,自然就成為我申請時的第一志願。

就讀電腦工程的李婷婷,除了是工程師同時也是外拍Model
圖片提供 / 李婷婷 Tina Lee

除了是一名工程師,同時也是一名外拍模特兒,寫程式與外拍兩個性質相距甚遠的活動皆是她的興趣,筆者很喜歡 Tina 說過的一句話 :『截然不同的興趣是可以相輔相成的,不用擇一。』

港科大 HKUST 學習經驗

前往 Chicago Booth (芝加哥大學, 布斯商學院)

香港有個專門培育 Startup (新創公司)的機構叫做 Cyberport (數碼港),他們定期會舉辦相關的創業競賽以及培訓計畫,我參與的競賽是讓學生新創隊伍提出創業的 idea,並在全香港選出 20 隊脫穎而出的參賽隊伍前往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展開為期 10 天的培訓計畫。

在香港,有許多類似的交流計畫都是透過新創加速器承辦,讓當地的學生團隊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創隊伍切磋交流。

Tina Lee 獲選 Cyberport 前往 Chicago Booth 交流機會
Tina Lee 獲選 Cyberport 前往 Chicago Booth 交流機會

獲邀進入 UC Berkeley Xcelerator

當時與 Jeff (Co-Founder, Turing Chain Limited) 一同到舊金山參加區塊鏈黑客松時,同一時間我們將在展覽所發表的論文寄信給附近兩間大學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與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ry)的教授,詢問是否有 Ask for Feedback 或是 Coffee Chat 的機會,單刀直入的切入方式卻讓高達6成的教授都願意回覆,也都很願意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坐下來聊聊並給予建議,觀察之下發現,美國教授對於學生敢於把握爭取機會的行為非常願意給予回饋。

因緣際會下認識 Berkeley Blockchain X-Lab Director – Jocelyn ,當時她告訴我們 Berkeley 會在明年設立校內的區塊鏈加速器 Xcelerator ,提供給全世界 12 家入選的團隊進駐參與培訓,接著她邀請我們在加速器擔任 Mentor 的角色,對我跟 Jeff 來說這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我們也決定接受 Jocelyn 發出的邀請。

創業動機與歷程

我是在大學期間才萌生創業的想法,因為香港的環境是非常鼓勵學生創業,所以每週都可以收到三封以上的創業相關資訊通知,每封信上都是關於創業競賽資訊、可以申請的 Funding (資金)、 Mentorship Section,在如此風氣的感染下,創業的念頭也開始存放於我的計劃清單。

當時在一門開放給大四學生選修的課程上結識 Jeff (胡耀傑),當時我還是大學一年級,而三年級的他在之前已經創辦過兩間新創公司,雖然企業的生命週期不長,不過我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沒辦法單從競賽中獲得的創業經驗,後來我們也決定共同創辦圖靈鏈科技(Turing Chain)這家公司。

Ting Ting Lee 年僅20歲已經受邀擔任 Microsoft 微軟 Ai產業發展顧問
圖片提供 / 李婷婷 Tina Lee

當時年僅20歲的 Tina 已經憑藉自身技術實力成為香港微軟(Microsoft) 重點發展的 Data&AI 產業顧問,不過面對眼前的創業時機與市場需求仍然積極把握做出取捨。

未來的留學規劃

幾次跨國交流下來,不管是在學術上或是創業上所累積的國際經驗,都讓我仍然非常嚮往美國的學習模式,香港教育目標還是更具有商業氣息,學生大部分在選擇科系是為了爭取更高的薪資,像是投資銀行、私募基金等金融產業,而在美國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學生選擇科系,是為了能夠在某個領域擁有傑出貢獻或是取得成就。

所以研究所升學方面,我會繼續完成大學期間沒有完成的美國留學之旅,就讀的科系我目前也仍在釐清當中,本來希望是直接到美國就讀博士可以為在國外教書的規劃鋪路,不過目前具有創業項目與相關經驗,所以如果選擇 PhD 就讀期間的研究應用於創業可能會與學校的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有所衝突,所以目前 MBA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碩士) 也成為未來規劃的選項之一,由於在區塊鏈研究的相關技術我都是透過上網自學的方式完成,或許不一定要透過一個教授來指導,也不會被學校研究上的相關規定所限制,目前是有這些考量。

顧問 Ting Ting Lee Medium 專欄作家
圖片取自 Lee Ting Ting Medium

Tina 將她自學程式語言、區塊鏈相關技術的心得都記錄在 Medium 與大家分享,至今網誌也超過 3.8K 的訂閱人數。網誌連結 : https://medium.com/@tina26919742

就讀 MBA 的優勢

通常選擇就讀 MBA 最大的收穫就是人脈、資源與視野,這些項目也是就讀 PhD 比較沒辦法跟 MBA Program 相比較的部分,兩個選擇基本上就是深度與廣度的衡量,在 MBA 若能結識擁有生技、醫學、金融、商業等不同領域背景的同學,將他們的產業經驗與知識與我的工程技術結合,說不定可以創造新的合作機會,甚至利用新的idea誕生一家新創公司,而像麻省理工學院(MIT)、卡內基美隆(CMU) Sloan.Tepper 等科技業背景濃厚的商學院會是我預期申請的目標。

The Z Institute 區塊鏈線上學院 : 給予想進入、學習區塊鏈領域的夥伴們

目前區塊鏈技術在遊戲、藝術、金融領域都有更多元的運用,婷婷也聽見大家想要學習或跨領域的心聲,期許加入學院的同學能用一個月的時間,讓自己對去中心化金融有更高的掌握度,在完全理解收益原理後,放心的建立被動收入投資組合,未來有新項目出現時,也有能力判斷風險並評估使用。

Tina 過去在德國慕尼黑 ACM MobiSys 2018、國際期刊 CPE Journal 2018 及美國舊金山 IEEE DappCon 2019 等學術平台,更獲得 ACM 全球最佳論文的肯定。另外先後也在多家美國區塊鏈公司擔任顧問、工程師,相信不會讓想要掌握區塊鏈最新技術與動向的你們失望。

加入 DeFi 實戰人才加速器 : The Z Institute 區塊鏈線上學院

The Z Institute 區塊鏈線上學院 給予想進入、學習區塊鏈領域的夥伴們

延伸閱讀 : 更多 Computer Science 領域的留學生&工作者經驗訪談

BMW Lead Developer | 見證德國慕尼黑百年工業的自動駕駛啟
Google Software Engineer | 為何萌生美國夢, EE 轉 CS 的心路歷程


+ 更多創作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

成為受訪者,分享我的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