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太太 Mrs.Reader
碩士學歷 :
復旦大學 新聞學院 (碩士)
Fudan University (School of Journalism) – MA in Journalism
大學學歷 :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目前職務 :
英國行銷整合公司 專案經理 (Account manager)
過往經歷 :
台灣精品公關
英國技術學院 國際業務協調與行銷專員
上海壹週 – 實習記者
中國時尚傳媒集團 – 駐上海記者
ICYE 國際交換青年 (International Cultural Youth Exchange) – 英國志工一年服務計畫
留學前的學經歷
校系選擇 : 與社會學系的結緣
其實我從高中開始時,就相當明確知道自己想要往社會、哲學方面的科系探索。至於原因,回想當時升上高二時就要決定進入文組 (第一類組)、理組 (第二類組) 以及第三類組,記得因為自己一直以來都非常不喜歡數字,可能是認為數字更像是沒有任何感情的符號,因此二、三類組科系及一類當中的商學院都被排除在外。
另外,高中時期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一門課 – 世界文化史,課堂中學習到許多西方社會與哲學相關的介紹,雖然由於課程長度沒有機會深入探究,但是讓我開始對這門兩門學科印象非常深刻且產生興趣,於是在選擇大學科系時,哲學系跟社會系就成為我的兩個重要的候選學科。
大學放榜後,我的第一志願是台大哲學系,第二個志願是政大社會系,當時學生可以依照落點分數去選填自己的志願,除此之外,依照科系的屬性,學科分數還有額外加權分數的算法,當年因為國文跟英文分數考得不錯,分數加權後就順利進入政大大學社會系。
政大社會系 : 學習經驗與教育資源
政大社會學系中本身分為兩組 : 社會組跟社工組。
社會學組著重於理論和研究,深入討探社會各個面向,朝學者、研究理論的方向前進,就業方面在公務員的職缺中,某些職缺很適合社會系的人,像我有些同學在畢業前就很明確要往公務員體系前進;社工組是比較傾向實習與操作,畢業之後會到各個非營利組織去從事社會服務、社會工作等。
如前面分享當時選擇社會系的原因,源自於我對於西方的社會學理論和哲學理論很有興趣,就當時的就讀經驗並沒有跟想像中產生太大的落差,不過在眾多必修、選修課程中有一門課程卻讓我感到驚訝。社會學裡包含一部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的內容,坦白說雖然對於職涯本身並沒有非常直接的幫助,但是對於我們偶爾在人生階段感到迷惘、沒有方向感時,可以協助學生如何去瞭解真正的需求,自己適合或是喜歡什麼事物,這點我認為學習社會心理學帶給我很大的幫忙,也是我認為就讀社會系時的意外收穫。
社會系出路 : 如何將所學應用在未來規劃中
就讀社會系期間,大約三年級開始發現自己並不想要往社工組繼續發展,也不想要往社會學的理論繼續鑽研。從就讀社會系的過程中,察覺到自己還有更明確的興趣方向,我更想要實際貼近社會現象以及與人有關的問題,未來期望能夠從事新聞、媒體產業,於是在大學畢業後計畫攻讀新聞相關研究所,新聞所本身也算是與社會系息息相關。
由於新聞系是比較重視實務經驗的科系,當時覺得自己已經具備社會學背景的理論知識,再加上新聞所的實務訓練,如此一來,對於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事情會更有實質幫助,與父母討論過後,計畫於政大社會系一畢業後直接開始申請新聞研究所。
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留學經驗分享
中國留學 : 未來的發展潛力與競爭考量
選擇研究所學校時,媽媽擔任非常重要的意見給予角色,她認為以當時的時代趨勢來看,在台灣唸研究所比較像是一個大學學歷的延續。因此特別建議我除了申請台灣學校的研究所之外,像英國、美國以及中國都是可以認真考慮的地點,她當時也預測未來中國的發展會迅速崛起,並且提醒如果我想要繼續鑽研新聞學的話,可以試著往比較少人嘗試的發展方向去前進,以便未來順利在藍海中卡位,這些來自媽媽的真知灼見,對於當時在選擇研究所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時代背景 : 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申請與面試分享
除了媽媽給的建議以外,我自己也去深入研究復旦大學 (Fudan University) 的新聞學院。建立在復旦大學作為一所百年名校的利基之上,新聞學院本身在業界或師資方面也相當具有名望,讓目標成為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的我於心中萌生明確的嚮往。
在我那個年代,要考當地的學校其實路途滿曲折不易的,當時全體的學生不管是來自中國、香港、台灣,都需要集體飛到香港先進行第一輪的筆試,通過筆試後才能繼續飛到想申請的大學參加第二輪的面試。順利通過筆試後,初次進入復旦大學進行人生第一次面試的我很緊張,當時身歷校園、親眼見到復旦大學時,果然跟自己當初所嚮往的百年老校園很相似,於是非常期待未來能夠在這所大學就讀。
當時選擇去就讀復旦大學這所校園,我個人的考慮因素很多,不管是所在的國家、校園本身的條件,不單單只是我要去一所好學校讀書、獲得學位如此而已,很早開始我就會先思考,整體就讀研究所的經歷是不是對於畢業後的出路具有加分的作用。
復旦大學 : 校園風氣與文化差異
尚未出發之前,我心裡知道即將前往一個體制跟台灣截然不同的國家,所以當時去中國就讀復旦大學時,自己就有心裡準備,教育體系上某些部分還是會受到中國政府的限制。即便復旦大學是我很嚮往的歷史悠久名校,擁有很棒的校園風氣與國際排名,然而,想法自由度上還是與在台灣就讀政治大學時的校園風氣有落差。
實際抵達上海復旦大學就學後,也陸續發現更多讓我深感衝擊的事情。正式入學後與同學們會面時才驚覺,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來自中國各省的菁英學生。以當時的時代背景,基本上在大陸各省的學校只供當地人可以報考,如果是一位外省人考到其他省籍的學校,無非就是在各省中非常出類拔萃的學生,因此基本上我的同學們個個都是學霸等級。因此在上課的時不難感受到一股濃厚的學霸氛圍和用功態度,所以大部分班上的中國學生們,大約在研二時早就已經被大型的新聞公司招攬簽約,如:中央電視台、大型報社等,完全不用擔心未來工作,而來自港澳和台灣學生因立場比較敏感,無法直接加入大陸的媒體工作體系。
依照我的觀察來看,在兩校的校園風氣上,我明顯發現到復旦大學的學生在學業上都非常認真,相較於政治大學的學生特質比較多元、活潑,列舉我的大學比較有名的同學如 : 蘇打綠的小威、李中(小野的兒子)等,校園風氣是確實不同,這點也可能跟文化、國情差異有關係。
復旦大學 新聞學院 : 學習歷程中,印象比較深刻的課程經驗和價值觀
進入研究所後的第一件事情 – 選擇指導教授。我當時選擇的導師是一位以研究紀錄片為主的呂教授,呂教授的教學風範讓人很嚮往,同時於研究紀錄片上面很有名,在中國學者當中,算是很早就有到國外、台灣做國際交流的經驗,因為本身的留洋背景也衍生出相當開放的教學風範與態度,記得那屆他所指導的六位學生中,有三個都是台灣人。
他的教授內容主要是在新聞學裡運用攝影,透過紀錄片的形式去接露一些新聞內容,尤其在大陸新聞中某些議題比較敏感的新聞內容可能會被政府禁撥,呂教授所指導的新聞呈現方式,就是在限制規範內的邊緣上努力呈現內容,由於此緣故讓我非常欣賞他對新聞專業的態度。印象深刻的第一堂導師課,地點居然在類似咖啡廳的場地,呂老師利用投影幕撥放了一部新聞紀錄片,當時我的感受特別震撼,也就是在第一堂課中,真心覺得自己找到對的指導教授投身新聞學習。
呂教授給我的感覺,不僅是一位很認真在做新聞研究的學者,更是一個懂得經營個人生活的全方位老師。他並不是那種整天都待在辦公室裡鑽研學問的教授,學生可以容易發現他私下放鬆的一面,例如 : 有次我們學生到教授家去開會,一打開門後我們便發現他家裡有一台大大的撞球桌,便可以知道他的人生不只有書跟知識而已,算是思想很年輕、活潑的教授,跟學生之間沒有太大的溝通問題。
就讀研究所的時候,選對導師對於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各位如果之後有機會就讀研究所的話,要特別留意導師的選擇,會深深影響到你未來的發展,不管以後論文的題目要寫什麼,教授本身的品格、教學風範、學問、態度、追求知識的方法,對於研究所學習的路上都有一種示範作用和重要的影響力。
新聞所畢業後,中國工作經驗與職涯建議
上海實習經驗 : 上海壹週、時尚雜誌集團工作
就讀碩士的第二年發現,新聞學如果僅有在課堂、校園內的學習而沒有實習經驗很難與實務接軌,因此我主動出擊在上海開始找實習機會。
上海當地有一個報紙叫上海壹週 Lifestyle ,報社裡主要的報紙內容比較是文青型的,譬如說 : 當地最近流行的電影介紹、值得一讀的書籍、文青小店相關快訊、藝文類的相關資訊、也有一些消費新知等等,學生們都很喜歡看這個報紙。很幸運的過完春節後,剛好留意到這家報社有在招聘實習生的廣告,於是我就寄投了我的作品集以及在大學的時候自己寫的極短篇文章,抱著一種初生之犢的心情去嘗試,沒想到馬上收到報社主編的回覆並邀請我去參加面試。
報社主編在當地算是相當富有知名度,於是我自己抱著一半緊張、一半見偶像的心情去參加實習面試,記得面試時我們相談甚歡,主編也認為有一個台灣人的新聞角度可以為報社注入新血,讓刊物角度不僅局限於上海人的觀點便同意錄取我在上海壹周實習,當時便順利成為報社中唯一的台灣人,負責區塊就是Lifestyle 版面中時尚類別的報導。實習期間,我們每一周都會選題,主管會指派不同題目讓我去實際執行,起初帶著我手把手指導流程,熟練後我甚至可以跟著攝影組一起去做實際採訪,算是愉快、順利的實習經驗。
報社實習的工作持續一年半到即將要畢業前夕,當時實習單位的廣告部門傳出消息有一間百大的時尚雜誌集團,正在徵求一位駐上海的編輯職位,我當時沒有考慮太多,馬上整理我在上海壹週的作品集,就投遞了我的履歷去申請。順利進入到面試環節,當時負責面試我的還是一位很有名的網紅,過程中也是帶著「試試看」的心情去挑戰,與面試官會談時他就說直接錄用我,甚至都忘記我當時還尚未畢業,後來便順利錄取了這間時尚雜誌公司。
復旦大學 新聞碩士 : 尋找實習機會的準備技巧和心態建議
我建議猶豫、迷惘中的學子們,考慮去執行一件很有挑戰度、很陌生的事情時,或許根本不需要想太多,因為年輕人的本錢就是趁早去做,因為即使不順利、失敗也沒有什麼損失,過程中的不如意更是成為幫助自己指引方向的依據。所以,在尋找實習機會時,不管當時有累積作品集、文章、部落格、網站等,請勇敢呈現出作品、大膽地去嘗試看看,即使那時候我並不知道自己作品的品質如何,但也因為「勇於嘗試的心態」,就找到了在上海的第一份實習的工作。
在上海找實習跟工作的面試技巧的部分,我建議要一股作氣並且對於自己提出的作品內容抱持高度自信心,勇敢去表達出來你很想爭取這個機會,回首看來其實後來成功率是很高的,當然在新聞媒體業的實習中,基本的資料蒐集能力、文筆也要鍛鍊好,畢竟它本身是一個文字工作。
整體而言,實習工作對我來說是與實務接軌,比起念書更有學到實際東西的經歷,舉例來說 : 當時 2004 年正流行 SARS 冠狀病毒,正在報社裡實習的我可以親眼看見中國政府對新聞媒體的限制公告,明確規定媒體應如何報導有關 SARS 病毒的新聞,對於可以報導、不可以報導的內容明確規範,實際上也就是一種新聞控制。如果單純就知識理論上和學校裡不一定有機會親眼見識到新聞媒體的現狀,但藉由在報社實習的工作經驗,就真的能夠看見政府操作新聞媒體、控制輿論的過程,諸如此類的特殊經驗是回到台灣的媒體環境裡很難碰上的經驗。
新聞工作 : 實際經驗分享與收穫
從事新聞媒體業的好處在於,我們可以透過自己眼中的社會觀察、有趣議題、讀者可能好奇心的事情,進一步去深入研究報導,只要提案內容是新鮮且有趣,主編通常沒有否定的理由,不管是天馬行空的題目和想法都有機會被落,可以將想法和想像付諸於實踐行動,然後變成一個真正的成品,是媒體、內容工作者的好處和成就感來源。
另外第二個好處就是鍛鍊「組織能力」,新聞採訪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背景知識和想像撰寫內容,事先研究採訪對象、挖掘題材、結合攝影拍攝、尋找參考資料等,所有工作都需要耗費不短的前期規劃,以及考驗團隊合作的流暢性,各種工作內容不時在訓練每一位記者的組織能力。
我於 2003-2008 年期間一直都待在媒體業,五年紮實的新聞記者訓練增強的不只是上述的組織力、寫作技巧,附帶連同管理、視覺設計等能力等技能也都包含在內,後來能順利跨領域、跨產業進入公關和行銷業工作,不得不說與記者紮實訓練息息相關,因為新聞業的許多技能是可以高比例直接被轉移到任何產業。
興趣探索 : 漫長職場生涯中,如何系統化找到個人的工作方向與熱情所在?
我從小就知道未來嚮往從事具有創意、創造性質的工作,也期許自己的工作一定是要有趣、喜歡的內容,現代人的工作時間佔據人生中二、三十年的時間,假如從一開始我就很不喜歡並感到痛苦的話,難道要將現況延長如此漫長的生涯嗎?
因此,首先考慮的並不是錢的問題,有些人想的可能是薪水夠不夠,但我的考量是有沒有興趣以及自己對於這件事情是否具備熱情,因為一份工作必須讓你維持二、三十年的時間,自己對於工作的心理狀態合不合適、是否有足夠熱情、能不能維持正面的心態持續工作下去,以上介於個人與工作之間的平衡關係難以用金錢衡量。
那要如何找到喜歡的工作跟興趣呢? 這個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太一樣,像我是在很小的時候,很幸運可以瞭解到自己喜歡具創造性的事物。如果自己的性向、興趣相對沒有那麼明顯的話,我建議可以在生活經驗中「多看、多聽」,網路世代接收多元資訊很方便,大家可以透過上網查詢、看文章、聽廣播、閱讀書籍等媒介,不斷去了解本來不熟悉但有興趣知道的事情,對於接觸各種人事物時保持一個好奇心、開放的態度,看一場演唱會、參加派對、聆聽別人的故事、認識的新朋友,主動去挖掘哪些事情會帶給你特別的啟發與靈感。
所以我常常提到,雖然出國是一段很好經歷,能讓你知道以前自己可能不會知道的事情,但是如果在出發時你心裡如果沒有任何動機和原因,也不知道自己要尋找的東西到底是甚麼的話,並不是說你一出國,它就會自動出現了,每個人還是要靠自己主動去找、去想這件事情。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沒有透過「主動尋找」、「採取行動」的話,那麼「有興趣、有熱情的事物」是不會自動出現的,希望這點能夠幫助到在尋找熱情的各位。
讀者太太 2021 新書資訊 : 《大不列顛小怪癖:讀者太太的英國文化驚奇點評》- 泡茶一定要先倒牛奶、下午茶可以配香檳,搞不懂卻再真實不過的第一手英國生活見習錄!
執行編輯 : 林軒毅 Bill
校稿編輯 : 林育蓮 Laura
延伸閱讀 : 更多社會學系、新聞系所留學校友的經驗分享
疫情下慢活北歐,找到交換學生的意義所在 | 哥本哈根大學
堅持,讓我延續苦笑參半的新聞夢 | 天普大學 新聞所碩士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