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準備申請日本研究所的夥伴們,查詢資料及準備時,是否有發現日本的申請流程與台灣差異極大呢? 如果再加上同時申請獎學金的話,有許多申請時程會重疊。筆者自己整理琳瑯滿目的資料過程中,回想起自己之前也是常常不知從何下手。
筆者有幸錄取 2025 年度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以下簡稱交協)碩博士長期獎學金,並在同年 4 月份入學東京大學博士班 (The University of Tokyo)。因此,本系列文章將分享交協獎學金的詳細時程規劃以及各項考試的準備方法,以及申請東大博士班的過程,希望能為每一位正在準備的同學們提供一點指引方向,期待有機會未來在日本相見。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獎學金 (長期獎學金-碩士・博士留學生)
日本留學時常申請的獎學金包含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獎學金、教育部獎學金以及 JASSO 獎學金,針對其他獎學金的詳細內容與介紹可以參考先前其他海外校園大使的分享文章。大致的申請流程 (如下圖),包含各種考試的報名、研究計畫撰寫和找指導教授等。筆者建議申請文中的檢定像是 : 日文檢定 (日本語能力測驗) 和英文檢定 (TOEFL, IELTS ,TOEIC, iBT),如果可以提早準備就盡量提早完成,才不會其他流程及後續考試 (EJU) 擠在一起。
日交協長期獎學金 (碩士・博士留學生) 補助內容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目前提供的長期獎學金分為兩種 : 「學部留學生」、「碩士・博士留學生」,長期顧名思義就是會在日本停留一年以上者,基本上以正式攻讀學位目的者為主。
本篇文章主要會以筆者的自身狀況,也就是「碩士・博士留學生」分類下「博士課程」的經驗來分享,原則上準備流程、文件上大同小異,差異是
(協會另設有提供短期獎學金提供給留學期間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並已取得日本大學交換資格的同學,詳情可以參考 :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短期獎學金申請說明+錄取分享)
目前長期獎學金的內容可以分作三個主要項目 : 獎學金、學費補助及臺灣日本來回機票
- 獎學金 (生活費補助)
基本上可以視作日常生活中的經費補助,在學期間每個月可以收到一筆固定金額的獎學金,根據不同就讀學位 :
非正規生(研究生) | 143,000 日幣 |
碩士及專門職研究所課程 | 144,000 日幣 |
博士課程 | 145,000 日幣 |
總共支領期間為就讀學校所規定的正規課程修業必要期間為準 (標準修業年限),博士課程分為前期 2 年、後期 3 年或是 5 年一貫制研究所,其前期 2 年視為碩士課程、後期 3 年視為博士課程。
對於預計在日本長期生活的留學生們,一份錄取就能穩定 2-5 年的生活經費補助真的非常有幫助,也是為什麼赴日留學生們對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獎學金趨之若鶩的原因。
- 學費
對於入學前產生的費用包含 : 學費、入學金(註冊費) 及入學檢定料 (入學考試費),同樣包含在長期獎學金的補助範圍內,雖然只能在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規範的限額內補助,對於就讀私立大學的同學們可能會稍嫌不足,標準金額如下 :
學費 | 535,800 日幣 (年額) |
入學金 (註冊費) | 282,000 日幣 |
入學檢定料 (入學考試費) | 30,000 日幣 |
*為保有學籍所必須先行繳納之學費等,需由留學生先行繳納後,本協會再根據本人的申請支付。
第一階段 : 初試 (EJU, 日本留學試驗)
長期獎學金的申請流程,除了標準的文件提交、審查程序外,其中一項最主要的必要流程為參加筆試 — 日本留學試驗 (EJU)。如果原先就是申請日本大學的同學,一般都會經過此流程入學,對於碩、博士生則因為申請文件不一定包含 EJU 成績,如須申請獎學金時須特別準備。
- 報名時間與方法
日本留學測驗是針對外國留學生預計進入日本大學就讀所進行的考試,有些學校在申請時會要求提供部分科目的成績。EJU 一年考兩次,分別是 6 月(第一回)和 12 月(第二回)。同時,交協獎學金的初試申請亦採用 EJU 第一回成績。EJU 報名時間約為每年的 2 到 3 月,至日本留學試驗官方網站線上報名,大約在五月底會收到受驗票。
- 考試內容
交協採用之理組的考試科目為日本語、數學II、理科(物理、化學、生物,三選二)共四科,文組的考試科目為日本語、數學I、綜合科目共三科。除了日本語,其他科目可以選擇英文或日文考題,語言選擇不會影響交協申請時的面試語言。由於筆者為理組,因此以下針對理科考試科目進行簡單的介紹 :
日本語為共通科目,分別為記述、讀解、聽力。記述考試時間為 30 分鐘,題目有兩題,二擇一作答即可,總字數要求為 400-500 字;讀解考試時間為 40 分鐘,總共有 10 篇短篇閱讀以及 7 篇長篇閱讀;聽力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聽讀解有圖片共 12 題,第二部分聽解沒有圖片共 15 題,總時長約 55 分鐘。數學II和理科的考試時間皆為 80 分鐘,數學包含四大題組,理科中各科目約 20 題。
(各科考試出題範圍公布於 EJU 官網)
- 考試當天注意事項
考場為台北語言訓練測驗中心,交通方式可搭乘捷運松山新店線到公館站後步行或搭乘 S31 懷恩專車至臺大計資中心站,或是搭乘捷運文湖線到科技大樓站後再步行約 10 到 15 分鐘。當天記得攜帶物品為准考證(受驗票)、身份證、鉛筆、橡皮擦以及手錶。考試時間為從早上 08:30 至下午 16:10,若為外縣市考生,可能需要提前一天住宿。
- 成績公告
成績於七月底公告,到成績確認専用ページ查詢,需要事先註冊帳號,紙本成績單大約一週後送達。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2025 年已取消寄送紙本成績單,僅提供線上查詢。
- 初試成績通知申請
考完 EJU 隔天便可開始申請獎學金初試,於日本交流協會獎學金下載初試申請書,填寫完畢後寄出申請表時,記得附上一張標準明信片,明信片可至郵局購買,並貼好 5 元郵資以及填寫收件者的姓名、地址,作為通知「獎學金考試編號」使用。
第二階段 : 初試合格後文件準備
筆者在八月初時收到初試合格的電子郵件,信中詳細告知複試申請書以及注意事項。由於初試合格後到繳交資料的時間很短,僅大約兩周,因此筆者建議成績單等可以先準備的資料就盡量先提前整理好。
準備文件清單包含 :
- 證件照 : 近 6 個月內拍攝。2 吋脫帽正面大頭照。勿與本人差異過大以免面試時產生誤會。其中 1 張貼於申請書上,另 1 張貼於准考證上。
- 申請書①與申請書② : 獎學金申請時,一般尚未得知最終的大學去處,專攻、赴日時期、課程及研究題目原則上不能變更,特別是研究題目於初試申請書記載提交後不能做變更;請務必填入三個留學希望大學,若之後進入三個希望志願以外的大學,本獎學金將不予支給。
- 研究計畫書 : 請用面試希望言語書寫(日文或英文),但申請英文面試若沒有得到本協會同意必須重新用日文書寫研究計畫書。
- 最終畢業大學的全學年成績單 (大學畢業者) : 研究所在學者繳交大學全學年成績單以及至目前為止歷年成績單 / 研究所畢業者繳交大學全學年成績單以及研究所全學年成績單
- 畢業證書影本(必須加蓋學校校印或鋼印當作正本使用) 或畢業大學發行的畢業證明書(正本) : 申請獎學金當時尚未畢業者請提交畢業預定證明書(向學校申請)
- 身份證影本 : A4 紙影印正反兩面,臉部必須影印清楚
- 畢業大學校長或指導教授的推薦函 : 請用A4書寫, 格式不拘,必須有校長或指導教授的親筆簽名或蓋章
- 預定入學大學發給之合格通知書影本及未來指導教授內諾書 : (非必要,有的話更好)尚未取得者可提出教授內諾等相關來往郵件影本)
- 英文檢定證明(英文面試者必要): 英語能力證明(TOEFL, IELTS ,TOEIC, iBT成績單等影本)
- 兵役相關證明書 : 退伍令(影本) / 免役証明書(影本) / 退伍預定申告書 (A4格式自訂,中文書寫後本人親簽) 擇一提交
(以上所有文件所需正本、影本數量,請參考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每年公告最新簡章)
第三階段 : 面試流程
如果提交之書審資料沒有問題,大約面試前一周,會收到二次試驗受驗票以及面試注意事項。今年度面試在台北福容大飯店舉行,需要攜帶受驗票、護照、身分證,總共面試時間是 20 分鐘。當天現場有兩位考官以及一位計時人員。筆者是選擇英文面試,一開始是三分鐘英文自我介紹,當天的提問如下:
- 你對日本有甚麼瞭解,有甚麼感興趣的東西?
我很喜歡日本的傳統文化,像是之前去東北旅遊時剛好遇到秋田的竿燈祭,希望之後有機會能多參加其他祭典。另外,之後希望可以去岩手縣的輕米町,因為那裡是排球少年漫畫的景點。
- 你有參加過研討會或是學術發表嗎?
我有參加過三次研討會,兩次在台灣,一次在日本。在台灣分別是海報和口頭發表。在日本那次是英文口頭發表。
- 平常有在運動嗎?
有的,平常會去跑步或是游泳
- 有找到指導教授了嗎?
有的,目前已拿到教授的內諾,教授表示只要我考過二月的入學考就會收我做博士生。
- 為什麼選擇去日本讀書,而不是留在台灣?
我的題目是研究新材料以用於半導體廢水處理,雖然台灣在半導體製程研發上略勝一籌,但在許多材料的研發或是特用化學品的應用上,日本的技術仍是世界屬一屬二,因此我選擇去日本就讀博士,希望能增進自我在材料應用與研發上的能力。
- 你的碩士論文跟生物比較相關,為何博士題目選擇跟合成相關呢?兩者是否有關聯性?
我的碩士題目是塑膠回收,博士題目則是半導體廢水的處理,兩者其實都是針對環境處理工程的應用,目標都是希望能解決目前環境中面臨的污染問題,因此兩者並非完全沒有關聯性。
雖然我是選擇英文面試,但最後還是用日文做了幾句自我介紹。筆者心得,整體而言氣氛蠻輕鬆的,只要依照考官問題順順的回答就好。十月中左右收到最終結果通知後,再依照協會要求在各期限內提交各種簽證資料。
祝福讀者們都能成功申請到適合自己的獎學金,期待未來來到日本的各位都能完成心目中的短期目標,接下來為實現長期志向一同努力!
Kaori Li
- 2025 年度春季海外校園大使
- 東京大學 化學系統工程博士班
WillStudy 每年分別於春季、秋季招募兩梯次的海外校園大使,邀請全台灣各大專院校預計前往海外留學的學子們加入團隊一起創作,將你們接下來精彩、獨特的生活分享給更多的夥伴。
如果你同樣有熱情想分享留學時發現的新知與資訊,同時賺取國外的生活費、旅費,歡迎持續關注我們並把握機會加入大使的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