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文章分享完入境前、後的加拿大學生簽證 申請流程紀錄 | Study Permit 文件清單、辦理時程,本篇文章將繼續延伸到入境後的行政事項,由於需要辦理的事務真的相當繁雜,不過申請的難度卻也不至於需要個別撰寫文章。因此,筆者打算以統整的方式來幫即將成為加拿大留學生的讀者們,整理落地之後的待辦事項究竟有哪些?
原則上,不管在加拿大任何一個城市讀書,80% 以上的資訊都適用,但筆者自己的座標是在溫哥華,還是會額外分享一些包含 : 交通卡、省身分證 (BCID) 的資訊,每個城市可能稍有不同,大家可以再根據各城市的狀況略微調整。
加拿大留學 新生入境待辦事項
門號 (電話卡)、行動網路辦理
相信大部分的同學出國前都會提前先買好短期的 SIM 卡 (或 eSIM),畢竟初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沒有網路還是很容易讓人焦慮。購買時,一般建議購買「總量型」或「每日 2GB」的產品即可,視個人需求去選擇國內取件的實體網卡或 eSIM,比較需要注意的是盡量購買當地三大電信 Bell、Telus、Rogers 的訊號,因為比較擔心的就是沒有訊號或不穩定的狀況。
加拿大行動網路購買 : 實體 SIM 卡 / eSIM (Telus 訊號)
不過臺灣購買的網卡還是適合「短期使用」,除了沒有個人門號以外 (辦理行政文件需要留資料),長期換算下來的價格還是比當地電信同流量方案貴上 1-2 倍。因此,短暫使用 5-7 天等待安頓好後,前往辦理當地門號還是需要優先處理的事項之一。
就如台灣一樣,加拿大也有很多不同的電信公司,知名的有 Bell、Telus、Rogers、Shaw 等。每家提供的方案不同,價錢也不同。建議大家在選擇前可以先上官網瀏覽加錢以及方案,以 40-50GB 為例,價錢大多會介於 30-50 加幣之間。考量自己的網路使用習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如果已成年且目前使用的行動裝置有支援 eSIM 的讀者,因為三大電信目前都有推出各自的子品牌,好處是申辦時較為迅速 (線上申辦即可領取)、不需要長期綁約,且比較容易遇到優惠活動時用更優惠的月費辦理。
Bell | Telus | Rogers | |
---|---|---|---|
子品牌 | Virgin Plus | Koodo Mobile | Fido |
如果與筆者一樣是在未成年 (未滿 19 歲) 前往加拿大,我當時是去 Richmond Center 的 Bell 申辦,因為它是加拿大其中一個較大的網路公司,相對穩定,但還是建議上網查詢各電信分佈於不同地方的基地台數量來決定。由於 BC 省的法定成年年齡是 19 歲,所以如果未滿19歲且在當地沒有監護人的話,有些電信只會提供一些比較基本的方案。我自己當時因為未成年,所以申辦的是每個月 50GB / 40CAD+Tax 的方案。
使用至今,使用上的穩定度及網速都相當流暢,但由於價錢對比其他家相對來說比較貴,而且平日學校有提供網路的服務,因此一個月 40-50GB 的網路根本用不完,通常一個月只會使用到不到一半的量。另外,有些電信會提供美國以及加拿大都可以使用的網路,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
實體辦理的話,大多數位於 Richmond 的電信都會提供中文服務,也可以選擇網路辦理,但也記得要帶護照、簽證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另外補充,許多電信會在節慶或 Black Friday 的時候提出更加優惠的方案, 因此可以先選擇適量的網路,然後在優惠時段的時候買到更優惠的方案(詳細可以關注各電信網站)。
加拿大社會安全碼 SIN (Social Insurance Number) 申請
類似於台灣的身分證字號,SIN 是一組可以代表你個人的 9 位數號碼,雖然不是強制辦理,但在日後報稅、工作、以及領取政府福利的時候都會需要,像是銀行開戶時也可能會要求提供,因此還是建議一律先申請省去麻煩。
申請條件:
- 持有學生簽證或工作簽證
- 持有學生簽證者須為 Full-time student
申請方式:
目前有線上以及線下兩種申請方式 : 線下申請可以到距離最近的 Service Canada Centre 申辦,記得先上網查詢營業時間,並準備好學生簽證、護照、和其他證明資料,沒有意外的話當天就可以拿到;線上申請,一般要等待大約 7~10 天工作日,一樣準備好上述資料的電子檔,按照系統步驟執行即可,特別注意,網路申請須於 45 分鐘內完成,因此要記得預留完整時間進行。
申請通過就會收到一封 email ,提醒你可以上網登入獲取自己的SIN了!這組號碼很重要,務必要保管好,這將會代表你在加拿大的身份。
加拿大銀行開戶、信用卡申辦
RBC、TD 和 CIBC 是最多國際學生使用的加拿大銀行,每家銀行都有提供學生開戶的服務,選擇時可以比較不同銀行的優惠方案,有些會在完成一些指定任務以後提供現金回饋。
許多學生的選擇依據,是優先選擇學校內或附近設有分行的銀行開戶,雖然未來大部分的業務都可以透過線上辦理,但遇到緊急狀況可以就近處理也會比較方便,另外,這邊特別提醒,非加拿大公民是無法線上開戶的喔!
(筆者也是直接選擇 UBC 裡面的 RBC 分行開戶)
帶著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護照、學生簽證、以及 SIN(有些會要求提供)就可以到銀行開戶,大部分的銀行都會提供免月費的學生帳戶,也會提供一張 Debit Card 給學生,因為在溫哥華未滿 19 歲的學生是無法辦理信用卡,因此都會需要使用這張卡消費。在滿 19 歲以後,可以到銀行申辦信用卡,一樣記得帶齊上述資料。加拿大許多銀行都會提供學生優惠信用卡,大多數的最高額度都會在2000加幣左右,視個人情況可以跟銀行調整。
如果需要轉帳,加拿大境內都可以使用一個叫 e-transfer 的轉帳系統(不分銀行),只要在銀行的手機 APP 上輸入對方的電話或 Email 即可轉帳,對方可透過寄過去的連結將錢存進自己銀行的帳戶,全程一秒到帳、也不會收任何手續費。
我自己最後是選擇 RBC 因為校內規模最大的銀行,同時位置也離我比較近,且我申辦的時候有一個完成任務就可以免費領取 100 加幣的方案,再加上那時候有考慮之後要用 RBC 的信用卡,所以就覺得全部同一家銀行會比較方便。但作為備案,我同時也開了 CIBC 的學生帳戶(同樣免月費)。RBC 的 Saving Account 前三個月會給學生較高的利息,如果金額夠大也可以考慮做 GIC 定存來賺利息(以官網資訊為主)。
Medical Services Plan (MSP) 健保申辦
MSP 是 BC 省政府提供給所有居民(包含持有學生、工作等長期簽證者)的健保福利,目前規定為「強制申請」,因此每個人都會需要申辦,非公民需每月繳交 75 加幣的費用。和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健保的話,在加拿大看病的費用也是非常高昂,而且如果選擇不申辦健保的話,有機率會在畢業前被政府要求補齊健保費,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申辯同時也可以享用福利。大部分的學校會在學生抵達溫哥華的前三個月幫忙辦理私人的保險,提供學生們充足的時間申請 MSP,因此不用擔心剛到沒有健保的情況。
MSP 一樣主要是透過網路申辦,遞交申請後,大約會在一個月以內收到政府寄來的確認信,通知你申請通過了,信的背面會寫上 MSP 上的名字、啟用日期以及到期日期。通常在收到確認信的 1-2 週後就會收到政府寄來的 MSP 卡,上面會有姓名、地址、等個人訊息。如果有需要就醫的話,記得先確認診療項目是否包含在 MSP 裡面,然後帶著這張就可以享用健保福利了!
第一筆帳單會在啟用後的第一個月底寄來,提醒你上網繳費,線上註冊帳號以後並登入你的 MSP 號碼,就可以網路繳費,也可以設定每月自動扣款,防止忘記。
BCID 申辦
最後行政文件申辦就是 BCID,也就是 BC 省的身分證,在加拿大通常駕照和身份正式合併再一起的,但對於沒有當地駕照的學生,辦理 BCID 可以避免每次出門都帶著護照,甚至在加拿大境內飛行時可以使用 BCID 來通勤(但還是建議帶著護照)。
由於 BCID 不是必要辦理的文件,因此可以根據個人意願申辦。需透過 ICBC 官方網站預約時間,並帶著護照及簽證前往,BCID 上的照片會在現場直接拍攝,同時也會需要提供髮色、瞳色、以及身高體重等個人資料,並繳納 35 加幣,大約會在辦理後的 2-3 週後收到。
溫哥華交通卡購買及使用方式
溫哥華主要的大眾運輸工具是以 SkyTrain 以及公車為主,其中 SkyTrain 涵蓋包括機場、西溫地區、溫哥華市中心、Burnaby、Richmond 等,共有三條不同的線路。而公車涵蓋的地段更廣,基本上可以到達大溫地區的所有區域,所以對於沒有車的留學生來說,大多會選擇使用這些交通設施來當作日常出行的方式。
大眾運輸的主要付款方式分為三種:單次購買、信用卡/行動支付、以及最多學生使用的溫哥華版悠遊卡(Compass Card)。其中 Compass Card 有分為兩種:
- 橘色的優待票(Concession):適用於 13-18 歲的國高中生以及65歲以上的長者
- 藍色的普通票(Adult):適用於 18 歲以上 – 未滿 65 歲的成人
- 未滿 13 歲的孩童 : 溫哥華搭乘大眾運輸是免費
目前 Compass Card 的有很多販售通路,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去位於溫哥華市中心的 Waterfron 總站購買,前往前務必先上網查詢營業時間以免撲空,購買的時候會收取加幣 6 塊錢的押金(退卡時歸還)。
Compass Card 的運作方式和台灣一樣,都可以在 Sky Train 站內使用機器加值,但大部分的大專院校都會在提供 U-Pass 給學生(通常含在學費),把自己的卡線上登入以後,只需要每個月中線上進行申請即可無限使用,因此無需另外加值,以下是目前提供U-Pass的學校:
- British Columb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Capilano University
- Douglas College
- 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s and Design
- Kwantl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Langara College
- Nicola Vall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Vancouver Community College
如果沒有學校沒有提供 U-Pass 或是有租車打算的話,在乘坐大眾運輸的時候也可以選擇直接使用信用卡支付(直接靠卡即可)或是在車站內購買單程票,但這兩種付款方式都會比直接使用 Compass Card 還貴大約 1 塊錢左右,所以長期下來還是會建議使用 Compass Card 比較划算喔!
Vanessa Fang
- 2025 春季海外校園大使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st
- Instagram : @vanessafang1214
WillStudy 每年分別於春季、秋季招募兩梯次的海外校園大使,邀請全台灣各大專院校預計前往海外留學的學子們加入團隊一起創作,將你們接下來精彩、獨特的生活分享給更多的夥伴。
如果你同樣有熱情想分享留學時發現的新知與資訊,同時賺取國外的生活費、旅費,歡迎持續關注我們並把握機會加入大使的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