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歐洲留學人物訪談專欄碩士專訪

衡量職涯規劃,機械背景結合資訊工程 | 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 (TUM)

慕尼黑工業大學 計算力學碩士

F.L. Wu


碩士學歷:

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 (TUM) MSc.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慕尼黑工業大學 計算力學碩士

大學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 Exchange Student
魯爾波鴻大學 (RUB) 機械工程學系 交換學生

留學前的學經歷

大學階段 : 與其盲目地從眾,不如傾聽心的聲音

在大三時於德國交換一年,當時就種下一顆想要至德國就讀碩士的種子,再加上我的機械工程背景,選擇德國我認為是十分合理的選項。由於台灣大學多數受美式教育文化的影響,當時同儕的目標都是前往美國留學,想至歐陸的學生並不多,個人認為與其盲目地追隨群眾,加上自己本身很喜歡歐陸的多元語言及豐富文化,我反而想選擇早已非常適應的德國。我也曾經著手於美國學校的申請,但最後我還是決定追隨自己內心的聲音。

Why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 分析各校優勢,與自身職涯規劃、興趣的切合程度

我在 TUM 與 Stuttgart 申請的系所較類似,都屬於電腦輔助計算力學(Computational Mechanics)的部分,而 Stuttgart 又與材料較為相關。Hochschule Offenburg 和 Hochschule Esslingen 比較偏向職業學校 (Hochschule 類似於台灣的科技大學) – Offenburg 和能源較為相關;Esslingen 則與汽車產業較有關聯,學校與保時捷也有很緊密的連結。雖然當時對於 Esslingen 的科系也十分心動,因為自己很愛好汽車,但考慮到未來發展是否會受限於汽車業,以及若未來要返台就業,台灣並沒有太多汽車業相關的職缺,因此決定還是選擇 TUM 的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

此科系的應用較為廣泛,結合了機械方面的知識,也融合了 Computer Science ,因為個人興趣與志向,比起做純軟體,我更想要的是開發軟體用以輔助硬體的開發與設計,舉凡建築、汽車、船舶、航空器等等,因此最後做了這樣的決定。

申請學系:

  • TUM –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 Offer
  •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 Offer
  • TU Hamburg – Mechatronic – Offer
  • Hochschule Offenburg – Energy Engineering – Offer
  • Hochschule Esslingen – Automotive Engineering – Offer

TUM 申請 : 準備過程分享

特別提醒 : 申請流程每年皆可能會異動,於我申請後隔年開始變陸續需要 Uni Assist 及 GRE 等等… 簽證流程亦可能不同,請同學注意每年官方公告

我當時於一月至四月著手準備學校申請 – 考托福、GRE、文件的公證等等 (詳細申請過程可參照 TUM官網 ),於五月底開始陸續收到學校錄取通知。

在此也提醒大家注意:若曾於德國擔任交換學生,要二度申請學生簽證,程序時間會拉得較長 (德協需與前居住城市確認你的個人資訊) 。因此建議各位同學拿到學校Offer確認就讀後就儘早辦理簽證申請事宜!

Why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分析各校優勢,與自身職涯規劃、興趣的切合程度
德國每一間大學都有不同的學術發展路線,每一座城市也都形成不同的產業聚落、供應鏈,選擇學校時可以進行更全面的考量

慕尼黑工業大學 留學經驗分享

TUM –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 學程介紹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顧名思義就是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與 Computer Science 之結合,主要內容對應於台灣的科系,融合了機械、土木與資訊工程。優點則是以全英文授課,因為我認為專業知識若以英文習得,對於未來在職場上的應用能較廣泛,可獲取的資料與資源也較多,不會將自己受限於德語市場。在這裡的同學也有許多德國人,但他們也是選擇參與英語的學程,能更加容易地轉換工作環境。

但即便是以全英授課,也強烈建議同學先累積基本的德語基礎,在跑學校及當地政府行政流程上能較得心應手些,也能更容易的取得其他細節資訊。

慕尼黑理工 : 教育環境

我就讀的科系每學期只有一個期末考試,大部分德國的工程類高等教育也是如此(其他我不清楚),不計算出席率,Exercise 也不在評分標準內,但是課堂上可能會有與考試相關的提示或Tutorial,黑板筆記也不一定會上傳基本上就是學生完全對自己負責自主,科目成績就是以期末考而定。

系上考試時間十分嚴格,預定為 90 分鐘的考試(平均考試時間依學分數而定,多數為60到120分鐘間),並不會因為個人因素而延長。因此許多人在第一次考試後會發現自己有考題寫不完的狀況而感到十分挫折,但其實有許多策略與技巧可以掌握。訂定的 90 分鐘考試其實是在你對於內容最熟悉的狀態下,能剛剛好完成此份考題的時間,因此將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就是著手於你最熟悉的章節來做填寫。每題也會標記配分,其實該配分也暗示著你應花在此題的時間,若是超過此時間,建議可以放棄,跳往下個你有把握的題目做回答。由此可見,德國的教育體系與台灣非常不同,不僅要求學生自立自強,也要求學生對所學科目必須非常清楚透徹了解,但他並不會干預你以什麼方式學習。我也曾有過期末口試,基本上長約15-30分鐘左右,也是必須把一整個學期理解到滾瓜爛熟才有辦法與教授對談並回答問題。

TUM : 對於就業的幫助與資源

德國學校秉持一貫的理念 – 學生應自主管理,即便學校有許多相關資源,他們並不會主動公告或是通知,都需要學生自動自發地去詢問及取得資訊。此外,TUM 也有提供 CV 與 Cover Letter 的修正與調整。

德國也會舉辦許多就業博覽會,但比起台灣大規模較像「園遊會」的形式,德國的 Career Fair 多數規格小且嚴謹,偏向已經準備投入就業市場的人參與。就我個人的觀察,來參與展示的企業皆會推派本校校友或 Engineer Manager 進行互動,原因是他們已將參加者視為一個求職中的「Professional / Potential Candidate」,而非矇懞懂懂的學生。這是尊重專業的社會。

德國社會與亞洲社會的不同處也由此可見 – 參與 Career Fair 或 Job Fair 的學生都是源自內心的驅使,社會環境與外在的壓力較小,並不會因為少參加了一個博覽會或是活動就感到羞愧,都是當你真的有要求職的念頭才會去參與,並且是以準備好的心態前往。社會也不會因為你為了探索人生方向延畢或休學而指責你。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TUM) 留學經驗分享
TUM 不論在教學或求職都有德國頂尖的資源,全看在校生們如何運用與挖掘

德國實習心路歷程

德國實習 : 求職方式與過程

我認為專業匹配的程度是很大的一環,德國很重視你的 Major 以及你是否能在此職務貢獻你的所學與專業,因此在德國求學階段選擇的主修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會影響後續的就業機會與發展。

我後來選擇的學生工作是在學校擔任 Research Assistant 和 Teaching Assistant,原因其實是認為在學期間不急著投入就業市場。做 Research Assistant 的工作內容與我的論文相關,因此也可以為我後續的研究工作作提前的準備。做 Teaching Assistant 的工作則讓我跟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菁英接觸,甚至能在台上向他們教學。從事教職不僅能增強自己本身的知識基礎,也能訓練在語言和文化的隔閡下,如何正確且有效的傳達內心的想法及專業知識。

有位曾於 BMW 任職過的德國教授告訴我們:近年因為受到美式教育文化的影響,學生漸漸開始不重視學識基礎的奠定,每位同學都急著利用在學期間進行 Intern、Working Student 等,想於在學期間將人脈、就業機會拓展至最大,他不反對學生出外實習,但大家卻因此疏忽了學術累積的重要性。他認為學生時期應專注於學術知識的累積 (畢竟一學期才一個期末考,而且考試時間非常短!你是沒辦法打迷糊仗的),打好基礎才能於就業時提供最多專業知識與技能。這也是為什麼於德國求職時,公司會參考在校成績的原因。

校內實習 : 尋找管道、優缺點比較

校內實習可透過學校官網、系所網頁、學校公告欄得知。在德國真的很強調自動自發的重要性,因此即便沒有開缺,你也能將自己的履歷投遞出去,在信件中註明自己想做哪方面的實習工作、每週願意工作之工時等詳細資訊,視系所與部門經費,校方也有可能特別為你開出缺額。

我認為校內實習比起外面,更重視專業匹配度,因為工作內容是以 Research 為主,因此需要貢獻的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

  • 優點:彈性與自由度高,並無固定工作時間與地點,工時則視你工作時間自行上報。
  • 缺點:因為並無固定工作時間與地點,因此偏向個人貢獻,並沒有 Teamwork 的參與,若有相關問題也較難找到前輩協助與解答。工作績效則是以最終 Output 作為衡量,因為並不是在辦公室工作,因此工作狀態與努力程度較難被注意。
  • 改進方式:若剛接手專案時,應提前告知需要熟悉與適應的時間,主動和主管邀約 Meeting 與回報進度,讓主管注意到你的努力。

德國就業市場的觀察

現在多數人在網路上接收到的資訊都是德國非常缺工,但依我自己找實習的經驗,光是一個 Working Student 職務,應徵人數是以百為計算,和外面口耳相傳的資訊其實有些出入。我認為他們目前所謂的「缺工」,其實缺的是中底層的勞工階級,由於德國完善的教育制度,多數德國人接受的都是高等教育,勞務階級除了聘用一些外籍人士或是難民,目前仍十分缺乏。德國也有缺一些技工,也就是所謂的Technician,因此需要各位要特別注意的是,德國缺工是否於你的領域與專業。若著眼高階工作職位,競爭對手可是同樣接受高等教育且比你更知曉當地文化環境的德國人或歐洲人。

想對留學生說的話 & 學習德文管道推薦

建議同學可以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 Source,並且就由單一管道獲取資訊,將一個 Source 學到精通即可,也可以更清楚的區分出自己的進步程度。我個人使用的則是收聽 Deutsche Welle 的新聞。

生活中只要把握到任何機會,就盡量用德文表達,透過反覆練習,可以訓練自己的自信心與降低說德文時的恐懼。將自己的思路調整為德語,能吸收的速度也更加快速。雖然部分德文結構可借助英文去理解(同屬日耳曼語系),但大部分語法和字彙仍是德文特有,切勿執著在英文裡找尋一對一相應的句法。

我想說的是,希望同學們不要把出國留學當作一件十分風光或值得驕傲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想離開台灣的理由,例如對就業市場的不滿意或是對於亞洲整體環境不滿意,但是來到德國後,其實是有更多的文化差異需要去適應的。出國留學只是提供你另一條路走,並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終解答。


延伸閱讀 : 更多在德國的臺灣留學校友經驗分享

德國求職指南,Working Student.Mini Jobs? | Hochschule Worms 國際貿易碩士

進入 AIRBUS 有別於過往的「準工程師」實習經驗 | 慕尼黑工業大學 (TUM)


+ 更多創作
成為受訪者,分享我的留學經驗